
压力性尿失禁,生活有哪些注意事项
概况:尿失禁是困扰人们生活的常见病,是泌尿外科高发疾病之一,全球发病率大约为50%,其中压力型尿失禁占到一半以上,女性发病率较高,高发年龄为45-55岁,而患者往往因为不好意思就诊,而使病情不断发展,失禁程度进一步加重,耽误治疗时机。
症状:咳嗽、,跳跃、喷嚏、大笑或身体位置突然改变时(比如由坐到站起来),以及手提重物剧烈活动时,由于腹压骤然上升,尿液不受控制自主地流出来的情况(称为压力性尿失禁)。或者想小便时,便要马上去厕所,一刻也憋不住尿,稍稍耽搁一会尿液便会因为忍不住而流出来的情况(称为急迫性尿失禁)。
病因:发病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
(1)与女性的年龄,雌激素水平有关;
(2)与女性的生育次数,生育方式,分娩时小孩的大小,盆腔器官的脱垂,患者体重有关;
(3)与是否患有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感染有关。
生活注意事项:
(1) 做提肛的动作,具体为屏气时提收盆底肌(提肛运动)2—6秒,呼气时放松肛门2—6秒,一收一放为一次,反复做10分钟,每日3~8遍,持续8周以上;
(2) 肥胖者应适当减肥,消瘦体弱者应增加营养和体育锻炼,强壮身体素质;
(3)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而增加腹压;少憋尿、解小便时不要用腹部力量;在打喷嚏、咳嗽、提重物或弹跳时,应事先紧缩括约肌,以免尿液外漏;
(4) 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先在短时间内固定去排尿,再慢慢延长,可有效改善症状;
(5) 要避免饮酒,喝咖啡,少喝葡萄柚汁,戒烟;克制水份摄取,尤其是睡前;
(6) 保持会阴区,和足部温暖,避免饮用冷饮,和食用刺激性食品。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