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陈津津 人已读
一、牛奶的种类与选择
1、生鲜牛奶
⑴含有溶菌酶等抗菌活性物质;
⑵能够在4℃下保存24小时~36小时。
⑶无需加热,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保留了牛奶中的一些微量生理活性成分,对儿童的生长很有好处。
2、巴氏消毒奶
⑴把牛奶中的脂肪球粉碎,使脂肪充分溶入蛋白质中,从而防止脂肪黏附和凝结,也更利于人体吸收。
⑵保质期较短,一般在3-10天以内。
⑶营养价值与鲜牛奶差异不大,B族维生素的损失仅为10%左右,但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可能会失活
3、灭菌牛奶
⑴加工过程全面灭菌,同时对人体有益的菌种也基本被破坏。
⑵保质期大部分是30天或更长时间。
⑶味道比较浓厚,但营养物质有一定损失,B族维生素有20%~30%损失。
4、无抗奶
是指用不含抗生素的原料生产出来的牛奶。
5、另外,按含脂肪量的不同 牛乳产品分全脂、部分脱脂、脱脂奶
⑴脂肪含量分别为,全脂≥3.1%,部分脱脂为1%~2%,脱脂为≤0.5%。
⑵部分脱脂和脱脂牛奶适合健康者,特别是需限制和减少饱和脂肪摄入量的成年人饮用,儿童应该饮用全脂奶。
6、酸奶
⑴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目前市场上酸奶制品多以凝固型、搅拌型和添加各种果汁果酱等辅料的果味型为多。
⑵有研究显示经常喝酸奶可以防止癌症和贫血,并可治疗牛皮癣和缓解儿童营养不良;在妇女怀孕期间,酸奶除提供必要的能量外,还提供蛋白质、维生素、叶酸和磷酸;在妇女更年期时,还可以抑制由于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在老年时期,每天吃酸奶可矫正由于偏食引起的营养缺乏。所以不论什么年龄都可以选择酸奶。
7、特殊人群(成人原发性乳糖吸收不良)
有些人喝了牛奶以后,会出现腹胀、腹痛、腹鸣、腹泻的症状,医学上称之为“成人原发性乳糖吸收不良”。患有此症者可选免乳糖的鲜奶及其制品,或直接喝酸奶。
二、科学喝牛奶
1、牛奶不要煮沸:
如果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焦化,而焦糖对人体健康不利。煮沸后牛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科学方法:饮用方式要看各人的习惯和肠胃道对冷牛奶的适应能力而定。
⑴一般而言,合格的消毒鲜奶只要保存和运输条件符合要求,完全可以直接饮用。但不宜多饮冷牛奶因为冷牛奶会影响肠胃运动机能,引起轻度腹泻,使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多数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⑵牛奶加热,一般70℃时用3分钟,60℃时用6分钟即可,但冷藏牛奶不宜在室温下放置4小时以上,以免细菌大量繁殖。
2、牛奶不是越浓越好:有些家长唯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
婴幼儿常喝过浓的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久而久之,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科学方法:婴幼儿喝的牛奶浓淡应该与孩子的年龄成正比,其浓度要按月龄逐渐递增。
3、牛奶不能用来服药
牛奶能够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还容易使药物表面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不仅降低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科学方法:在服药前后各1~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5、不能添加橘汁或柠檬汁以增加风味
牛奶中的蛋白质80%为酪蛋白,当牛奶的酸碱度在4.6以下时,大量的酪蛋白便会发生凝集、沉淀,难以消化吸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
科学方法:牛奶中不宜加入果汁等酸性饮料。
6、牛奶不与富含草酸的食物混合食用。
当混合食用时,牛奶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会和食物如苋菜、菠菜、空心菜、巧克力、红糖等中的草酸,发生反应生成不溶解于水的草酸钙。导致牛奶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得不到较好的吸收利用。
科学方法:这些食物在食用时,最好与牛奶分开。
7、不建议空腹喝牛奶
空腹吃东西肠蠕动很快,奶中的营养物质尚来不及消化、吸收,就排到大肠,无形中造成浪费。
科学方法:早上饮用牛奶时一定要与碳水化合物同吃。
具体吃法:可以用牛奶加面包、点心、饼干等,干稀搭配。
9、不能认为晚上喝是最好的
就营养而言,何时饮用都无多大区别。按照一般的习惯,以早上或晚上饮用者居多。
科学方法:
⑴一般地说,如果每天饮用 2杯牛奶,可以早晚各饮 1杯。如果每天饮用 1杯奶,则早晚皆可;因为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色氨酸,晚上饮用牛奶可和在饭后两小时或睡前一小时,对睡眠较差的人可能会有所帮助。
⑵深睡1小时后,无论儿童或成人,生长激素都会出现浓度高峰期。此时,身体合成代谢旺盛,骨骼、肌肉、内脏生长迅速,所以青少年儿童喝牛奶的最佳时间是晚上临睡前。
10、不是喝得越多越好
牛奶作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喝少了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喝多了难以全部消化吸收利用,另外过量饮用牛奶,也可造成肥胖,尤其对体力劳动较轻,体重过重的人要注意饮用量,所以应该根据年龄、体能消耗,确定每天的喝奶量。
科学方法:
一般来说,成年人一天应喝350~500毫升,最多不超过1000毫升。
本文是陈津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