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金龙 三甲
金龙 主任医师
安徽省中医院 耳鼻喉科

鼻咽癌的放疗反应

1617人已读

1.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一般在放射治疗后12周出现,常伴有味觉改变、口干和唾液变得黏稠,多数患者放射治疗2周后,味觉改变和受照射区域黏膜充血明显加重,伴有疼痛,其后出现点状或小片状假膜,疼痛加重,进食受限。处理主要是对症处理,及保持口腔卫生;可采用漱口水、消炎的喷剂、含麻醉剂的含漱液、促进黏膜愈合的制剂,严重者可使用抗生素治疗。

2.放射性皮肤反应

表现为受照射区域皮肤色素沉着、纤维化、脱皮、破溃等,可伴有瘙痒、疼痛,应尽量避免衣领等对照射野内皮肤的摩擦、忌搔抓、不能用化纤类的围巾、忌暴晒。必要时药物治疗。

3.放射性口干燥症

鼻咽癌放疗后多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唾液减少,导致口腔干燥。导致口腔干燥的原因主要在于患者的3对唾液腺(腮腺、领下腺、舌下腺均可包括在放射治疗射野之内,从而不同程度地受到照射,导致唾液腺萎缩,使唾液量减少,出现口腔干燥症。唾液腺损害和唾液量减少的程度取决于放射治疗的时间、剂量和类型。

4.神经系统的放射性损伤

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精神意识状态改变等。

5.放射性下颌骨坏死

表现为局部间断性疼痛或深部持续性剧痛。

6.放射性肺损伤

表现为胸闷气急、低热、咳嗽等。

7.全身反应

白细胞降低、食欲下降、乏力等。

目前随着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严重的放射治疗反应非常罕见,大部分患者可顺利完成放射治疗疗程。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金龙
金龙 主任医师
安徽省中医院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