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知道您的孩子在想什么吗?请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谨以此文悼念又一个花季的生命。
今天工作中突然听闻同事的一个女孩上吊自杀了!15岁,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女孩却毅然结束了自己的年轻的生命。
女孩生前最后的日子里家人一点都没有发现孩子的心理异常。那天,女孩母亲和姥姥正在厨房做饭,女孩径自走到卫生间里,将绳子绑在热水器的进出水水管上...家人发现后,女孩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事后家人整理孩子物品时发现一封遗书,写道“社会太不公平,班里的事情太不好处理(女孩是班长)”。
听到这个消息后是震惊和惋惜,接下来是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思考。家庭能够做些什么呢?
首先,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庭氛围。门诊见过很多出现心理问题或者人格问题的孩子,大多生长在不健全的家庭,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例如有的孩子在奶奶家长大,长期见不到父母;有的孩子经历着家庭暴力;有的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关爱,等等这些情况。这种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心理和人格成长的偏差。
其次,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共同语言需要建立在多沟通的基础上的。所以建议多于孩子进行平等、真诚的交流,这种沟通的方式和习惯需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养成,这样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孩子的想法你才能有所了解,并在孩子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干预和指导。
第三,家长要多于孩子老师及同学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抽出时间和精力建立起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全面了解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第四,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干预。青少年的心理和精神问题大多表现为情绪和行为的问题。当发现孩子出现行为异常、情绪反常时应该提起注意,对于小的情绪波动可帮助孩子解决,如果问题严重应该立即寻求专业的心理指导。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人格共性,但是无论哪个时代的人都应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希望家长抛开所有的理由,多关心一下自己的孩子。
本文是李树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