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人的脚趾为何容易发生疲劳骨折?其发病特点是什么?
赵先生是位旅游爱好者,一有机会或假期就外出旅游,爬山涉水,兴致勃勃。可最近犯愁了,他的右足掌前部莫名其妙地痛起来,走路很不方便。后到医院一查才发现:原来,他右足的第二跖骨颈骨折了。/没有受过伤,怎么会骨折呢?赵先生纳闷了。好在医生给他解了疑,释了惑。 是这么回事:赵先生的骨折叫疲劳性骨折,也称行军骨折。一些人可因长途行军、旅游、负重行走或长期跑步训练、比赛、
运动而发生,尤其是在短期内进行长时间、高强度、超负荷、长距离的急行军或徒步行走,极易产生前足掌的疲劳骨折。这种情
况除常见于上述人群外,还可出现于不服老,经常坚持大运动量行走锻炼的中老年人。足的纵弓受长时间反复的、超常负荷的下
垂应力作用,加上跖骨颈本身在解剖上先天处于较薄弱地位,一旦身体及随身附带物的重力,以及向地面的应力,超过足部跖骨
的承受能力,就极易使第二、三跖骨的骨组织结构渐渐发生退变,最终导致本人一时还未觉察到的跖骨骨折。若是频繁参与激
烈比赛者,以及已患骨质疏松症者,在上述情况下更易发生疲劳骨折。
患者发生疲劳骨折时,常主诉前足疼痛,,1—2周后疼痛加重,行走受限。早期.X线片常常不能发现骨折线,约2~3周后,
因骨折端骨质吸收,才可见到明显骨折线。有时发现太迟,X线片上已有新骨痂形成。
疲劳骨折大多在事后相当长时间才被查出,因为本人往往以为是长途跋涉后难免的一般性足部不适,过几天会恢复的。待到
足部隐隐疼痛不断加重时,才引起重视。所以我们平时若遇到这种情况,即使事先无明显外伤史,还是多一份小心,及时到医院
查一查没有错。
凡长期运动、训练或长途、行军、旅游者,以及重体力劳动者,平时若注意劳逸结合、动静结合,可防止此类骨折发生。
本文是刘志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