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锐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子宫切除术

发表者:曹锐 人已读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我国每年子宫切除术例数在250万以上.。在美国,平均每一分钟就有一名女性切除子宫,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治疗子宫肌瘤。那么全世界一年要切除多少个子宫啊!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子宫被切除呢?都是什么样疾病需要切除子宫呢?实际上在我们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的切除子宫的原因主要有:子宫肌瘤,子宫的恶性肿瘤,卵巢肿瘤须同时切除子宫还有一些是产科的原因等其他一些疾病。既然有这么的子宫被切除,那么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子宫切除的历史,从中还可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

1人类第一例子宫切除术是公元2世纪索兰纳斯(Soranus)完成的,他经阴道切除了一个脱垂坏疽的子宫。

2其后1500多年里,子宫切除术在欧洲零星开展,均为子宫脱垂或子宫内翻患者,全部为经阴道手术,但具体的手术过程和预后没有记载。

3 19世纪初。两个欧洲人做出了贡献,他们是法国的博德洛克(Ba和德国的朗根贝克(Langenbeck)。Langenbeck在1813年为一名子宫
脱垂合并宫颈癌患者进行了阴式子宫切除术[2]。Baudelocque则在同时期完成了20多例阴式子宫切除术。由于当时没有有效的麻醉、止血技术和抗生素,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极高,死亡率高达80%。以后这一术式不断完善,到20世纪初,已逐渐形成今天流行的模式。

4 1929年,Richardson报道了自己的经腹子宫切除术手术方法,这一方法沿用至今。到该世纪的30年代,经腹子宫切除术术野开阔、操作简单易学的优势超过了其创伤大并发症多的劣势,终于成为了子宫切除术的主流术式。

5就在开腹手术不断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同时,另一项外科手术史上的革命也在悄悄地萌芽、成长,并最终以燎原之势席卷世界,这就是腹腔镜技术。最早由伟大的Semm教授设想,并最终由Reich于1989年完成了第一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标志着子宫切除术术式家族第三个成员的诞生。凭借其微创、且手术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在世界各地广为开展,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已经超越阴式子宫切除术,目前已经成为最常用的子宫切除术式之一。

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手术的演变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今天我们固定的这些子宫切除的方式,有的是甚至是许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目前子宫切除术主要就是经腹部,经阴道,经腹腔镜的。方式主要全子宫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实际上在我们临床上最常遇到的问题是患者最担心的就是切除子宫后是否会对他们的性生活产生影响,由此不愿意切除子宫,有一个农村来的女性就曾经对我说:“大夫,子宫切了,不就是两个男的躺一起了吗。”再就是怀疑自己切除子宫后爱人是不是性生活就会受到影响,怕男方不满意。看我们中国女性多么的无私,对自己的影响没首先考虑,而是先想到的是自己的伴侣,每到是个时候我都会产生一种崇拜心理活动,由衷的。还有的患者会说:“大夫,那个子宫切除了,下面一个洞,不呼呼漏风啊。”就我目前的了解,子宫切除后对夫妻双方的性生活是有一定影响的,而且在心理方面的影响比较大。那么这就需要我们的医生对其传授有关女性人体生理解剖结构,指出破坏或切除生殖器官并不降低性敏感区及丧失女性特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引导夫妻双方找到一种自己最佳的性生活方法。对子宫全切术患者性生活中确实存在困难的,积极寻找原因,对症处理。可帮助选用阴道局部用药,如霜剂、乳剂等润滑剂,为患者创造和谐的性生活,以最大限度地帮助提高性质量。 就是说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我想基本上子宫切除的患者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上,且45岁以上者居多,这种时候夫妻双方都生活在一起有20年了吧,估计相处的已经很透彻了,把对方都当成自己的一部分了。性生活也许对双方的影响不是绝对的了,没一个男性会因为自己爱人有病切除子宫对自己的性生活有影响而对其抱怨或者不让女方切除子宫。我遇到最多的还是因为担心男方的性生活受到影响女性自己不愿意切除子宫的。说句实话,我从男性的角度来说,大老爷们,别担心,切除子宫更多的是女性受到的影响大,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而对你来说并没有什么伤害或者不适的。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女性追求器官的完整性,不愿意将这一女性标志性的东西切除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实际上目前也有几种方法来保留你的子宫了1、保留子宫动脉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子宫体中心切除术 3、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及卵巢支的子宫切除术。但是一定要听从医生给你的忠告,而不是片面的要求一定要保留子宫,无论是什么情况都去这么做,反而给你留下隐患。

总之,我相信一个器官的切除,不会因此改变你的生活,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志向才是你们生活在一起的原动力,爱着彼此,呵护着彼此!


本文是曹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