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庆志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

发表者:董庆志 人已读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特发于直肠和结肠的炎症性肠病。又称特发性结肠直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大肠炎,病变主要侵犯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常形成糜烂、溃疡。相当于中医学“泄泻”、“痢疾”、“便血”、“腹痛”等病症,中医文献中属于“肠澼”、“脏毒”等范畴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20~40岁的成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肠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各种全身症状。本病病情轻重悬殊,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且在病变涉及全部大肠时有恶变倾向。腹泻每日数次,甚至10次以上,多为脓血便、黏液血便或血便。患者有时可排出大量牙膏样物质,内含坏死黏膜、浸润之炎症细胞和少许黏液,表面可带少许血液,颇具特征。有的病例主要表现为下消化道大出血,一次出血量可达2000ml,连续出血量可达10000ml。腹痛轻者为隐痛,典型者为绞痛,常位于左下腹和下腹,有“腹痛—便意—缓解”的特点,个别无腹泻而有便秘。里急后重感是直肠受累的结果。其他消化道症状尚有腹胀、恶心、呕吐、纳减。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形成,多因感受外邪,内蕴大肠;或损伤脾胃,酿生湿热;饮食所伤,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或情志失调,损伤肝脾,肝脾不和,气滞血瘀而发。本病总属本虚标实,一般初期以邪实为主,多为湿热蕴滞大肠和肝郁气滞。病程延久,以致伤以脾胃,脾气下陷,肾虚不固,则在证候转化过程中出现脾虚湿困、脾肾阳虚之虚证。

辨证论治

(1)湿热壅滞证

证候:发病急,腹痛拒按,腹泻伴里急后重,黏液血便,肛门灼热;饮食乏味,中脘满闷,身乏困重,发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燥湿,凉血导滞。

方药:白头翁汤加味。

根据“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的理论,亦可用芍药汤加减,方中有黄芩,黄连清热解毒化湿;当归、芍药、甘草行血和营,缓急止痛;木香、槟榔行气导滞。便血可加炒椿皮,槐花。

(2)肝脾不和证

证候:病程较长,腹泻多于情绪紧张或激动后发生,腹痛即泻,泻后痛减;伴胸胁胀痛,脘闷纳呆。舌暗,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药方加味。

(3)脾虚湿困证

证候:常见于病情反复发作患者。症见肠鸣腹泻,粪便挟有不消化食物,腹痛喜按;纳呆胸闷,疲乏无力,失眠多梦;舌质淡,苔白,脉濡缓或沉细。

治法:益气健脾,祛湿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如兼有余热未清者可加黄连或胡连。

脓血便较重者加白头翁、秦皮、黄柏、血余炭。亦可用纯阳真人养脏汤。

(4)脾肾阳虚证:

证候:病程迁延已久,反复发作,形体消瘦,痢下清稀,晨起即泻,肠鸣腹泻,泻后则安;食少乏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面色晄白;舌淡,无,脉沉细无力,尺脉弱。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药:四神丸加味。

亦可用:当归四逆汤,四神丸合四君子汤。


本文是董庆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