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和平 三甲
王和平 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皮肤科

痤疮的中西医治疗

2727人已读

痤疮又称青年痤疮,俗名青春痘、壮疙瘩。这是人们根据皮疹好发于青春期男女而得名。中医有粉刺面疱面渣酒刺肺风粉刺之称,是根据发病病因、好发部位、皮疹形态而命名的。

中医对痤疮的论述很多。中医理论巨著《内经》中,对痤疮的形成就有详细的论述,称之为。隋代称之为面疱,清代《医宗金鉴》称之为肺风粉刺,指出粉刺的形成与肺经血热有关。

中医认为青年人生机旺盛,血气方刚,阳热偏盛,肺经蕴热,油脂分泌旺盛,加之灰尘附面、或冷水洗脸及滥用化妆品等,致使毛孔阻塞,发于本病。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致使脾胃积湿生热而发病。

本病常见于1718岁青年,亦有早至1013岁,迟到青春期以后发病的,男性多于女性。女性发病年龄常较男性早,可在月经初潮前半年至一年就开始发病。损害主要发生面部,尤其是前额、双颊、颏部,其次是胸部、背部及肩部。白头粉刺也称封闭性粉刺,为与皮肤同色的丘疹,如针头大小,毛囊开口不明显,不易挤出脂栓。黑头粉刺又称开放性粉刺,丘疹中央为明显扩大的毛孔,脂栓阻塞于毛囊口,表面呈黑色,较易挤出黄白色脂栓。粉刺可发展为炎性丘疹、脓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一般为米粒至绿豆大小,有的因炎症较重或人为地抠剥,继发化脓感染,中心有脓头成为脓丘疹或脓疱。呈紫红色或暗红色,可高出皮面呈半球形,也可较深而仅能触及,以后逐渐吸收。呈正常皮色或暗红色,呈半球形高出皮面,触之有动感。

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常伴有皮脂分泌过多症,如头发、皮肤多脂发亮,头皮油腻,头屑较多的人。好发于颜面、胸背部,可形成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损害。青春期过后,大多数自然痊愈或减轻。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它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其中内分泌因素、皮脂腺作用、毛囊内微生物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另外,遗传、饮食(多糖、多脂肪及刺激性饮食)、胃肠功能紊乱、环境因素、化妆品及精神因素亦与发病有关。

严重程度分类:

Ⅰ度(轻度)黑头粉刺:散在至多发;炎症性丘疹:散发。

Ⅱ度(中等度) Ⅰ度+浅在性脓疱;炎症性皮疹数目增加,限局于颜面。

Ⅲ度(重度) Ⅱ度+深在性脓疱,分布于颜面、颈部、胸背部。

Ⅳ度(重度~集簇性) Ⅲ度+结节、囊肿,伴瘢痕形成,发生于上半身。

酒渣鼻(又称玫瑰痤疮),俗名红鼻子。此病多见于中年以后,尤以中年女性多见仅发生在面部,以鼻为中心,在弥漫性潮红及毛细血管扩张的基础上,出现丘疹、脓疱,少数患者最后可导致鼻赘形成。

一、鉴别诊断:

职业性痤疮:常见于与焦油、机油、石油、石蜡等经常接触的工人,可出现痤疮样疹,损害较密集,除面部外,尚见于手背、前臂等接触矿物油的部位。

皮质类固醇痤疮:由于长期中等剂量以上应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引起的红色炎性丘疹为主,皮疹大多数在躯干,也可在面部及上臂,结合用药史及皮疹特点,与痤疮不难区别。

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好发于成年人,损害为棕黄色或暗红色半球状或略扁平的丘疹,对称分布于眼睑、鼻唇沟及颊部,在下眼睑往往有数个丘疹融合呈堤状,无黑头粉刺,用玻片按压丘疹时可显出黄色或褐色小点。

二、中医辨证论治:

1)肺胃热盛:这是临证中最常见的一个证型,中医认为面鼻属肺,肺经有热熏蒸,血热蕴阻肌肤而成。临床表现为颜面潮红,皮疹焮热疼痛,或有脓疱,黑白粉刺,苔薄舌红,脉象细数等。

治法:清肺胃热、凉血解毒

方以枇杷清肺饮、凉血五花汤加减,常用药物有枇杷叶、桑白皮、黄芩、野菊、黄连、苦参、赤芍等。枇杷清肺饮《医宗金鉴 外科心法》枇杷叶、桑白皮、黄连、黄柏、生甘草、人参(临床一般不用)功用:清肺经热 。凉血五花汤《北京中医医院皮科》 凌霄花、玫瑰花、鸡冠花、野菊花、红花。 功用:凉血活血、清热解毒。

2)脾虚湿蕴:多因脾气不健,运化不调,水湿内停,复感外界毒邪而致。临床表现为,面色萎黄,皮疹不多,可见粉刺、丘疹、结节,有皮脂溢出;或伴有腹胀、便溏。舌质淡,舌体胖,舌边有齿痕,脉沉滑。

治法:清脾除湿解毒为主

方用清脾除湿饮加减,常用药物:生白术、生枳壳、生薏米、茯苓、扁豆、陈皮、丹参等。

3)湿毒凝聚证:病情日久,气血郁滞,经脉失畅,或肺胃积热,久蕴不解,而致湿毒凝聚,生痰成瘀。临床表现为脓疱、结节、囊肿、瘢痕为主。或有纳呆,便溏。舌淡胖,苔白,脉滑。

治法:解毒除湿,软坚散结。

方用清脾除湿饮合内消连翘丸加减,常用药物有茯苓、生意米、茵陈、连翘、夏枯草、花粉、泽兰、当归,赤芍、红花、金银花等。

4)阴虚肝郁:中年女性多见。证见皮疹色淡红,以丘疹、结节为主;烦躁易怒,月经量少;舌质嫩红苔少,脉沉细。

治法:养阴舒肝,理气散结。方药一贯煎合二至丸加减:女贞子、旱莲草、北沙参、生地、当归、车前子、白芍、柴胡、香附、益母草等。

针灸疗法:

取穴曲池、合谷、血海。配穴如颊车、三阴交、肺俞、胃俞等。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刺血拔罐法 取穴大椎、肺俞、肝俞、胃俞、隔俞,每次选12穴,三棱镇点刺放血,然后拔火罐,留罐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痤疮的现代医学研究

现在认为本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毛囊皮脂腺疾病,其中包括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口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增殖、过度的免疫反应等。此外,它还与遗传及心理因素有关。毛囊皮脂腺的阻塞是导致痤疮的初始因素。不正常脱屑与丝状物和脂质小滴混合堆积,形成微粉刺。毛囊内继而充满脂质、细菌和角质碎屑,呈现出肉眼可见的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若痤疮丙酸杆菌增殖并产生炎性介质,进而发展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及肉芽肿性损害。

据国外研究,在12-24岁的青少年中,痤疮发病率高达85%。痤疮不仅是一种躯体疾病,其在社交、心理、情绪等方面对患者的影响,不亚于严重的哮喘、癫痫、糖尿病、腰腿痛、关节炎等疾病。痤疮患者也容易情绪低落,易于焦虑和愤怒。因此,痤疮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心身疾病,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运动、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目前,国内正在进行痤疮患者心理社会方面的研究。

三、治疗:

1、外用维A酸:维A酸能针对痤疮发病的多环节发挥作用,抗角化,促进正常脱屑,不仅可清除成熟粉刺,而且能抑制微粉刺,预防复发,维持痤疮缓解状态;有中度抗炎作用,能治疗炎性皮损;提高其他合用抗痤疮药物的穿透力。外用维A酸(三代)是痤疮的一线治疗药物,是轻、中度粉刺性痤疮和炎症性痤疮的首选治疗药物。在皮损有效控制后,要坚持维持治疗,预防复发。口服维A酸,如异维A酸,主要适用于重度痤疮,如聚合性痤疮、结节性囊肿性痤疮、瘢痕性痤疮等。推荐剂量为0.1mg.kg-1.d-1,持续4-6个月。注意致畸、血脂、肝功能和皮肤粘膜干燥等不良反应。停药后需外用维A酸维持治疗,以防复发。

2、抗微生物治疗:主要通过抗菌、抗炎和免疫调节来实现其治疗作用。用于治疗痤疮的外用抗生素主要有过氧苯甲酰、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应与维A酸类药物合用,不应单独使用。不应与口服抗生素合用。皮损改善后应停药,或2-3个月后无效也应换用其他抗生素,以防耐药。其中过氧苯甲酰可快速杀灭痤疮丙酸杆菌,且无抗菌耐药性。主要用于轻、中度痤疮的治疗。但应从低浓度开始使用。口服抗微生物治疗主要用于中、重度炎症性痤疮,常用四环素、红霉素、米诺环素,也可使用磺胺类或多西环素。

3、联合治疗:可针对痤疮发病的不同环节,因此起效更快,疗效更强,适用于粉刺性痤疮和炎症性痤疮。轻中度患者一般为外用维A酸与外用克林霉素或过氧苯甲酰等抗生素药物联合应用;中重度患者为外用维A酸与口服抗生素联合应用。

4、其他:目前认为雄激素在痤疮发病中起重要的辅助作用,并可使病情加重,但他并不是根本原因。由于应用雌激素或抗雄激素疗法的副作用较多,所以,不应将其作为痤疮治疗的常规疗法。雌激素和抗雄激素类药:对雄激素水平过高的女性痤疮患者效果好。如达因-35等。另外,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5mg/d,可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造成的雄激素过高产生的痤疮。糖皮质激素短期口服用于聚合性痤疮或暴发性痤疮。

5、光疗联合应用:蓝-红光照射可通过光动力学破坏痤疮丙酸杆菌及减轻炎症反应而对痤疮有较好的疗效且可避免UV的潜在放射性危害。痤疮丙酸杆菌可产生内源性卟啉,其主要成分是粪卟啉Ⅲ,粪卟啉Ⅲ主要吸收415nm波长的可见光,从而在蓝色可见光照射后可产生光动力学反应。在体外,用蓝色可见光照射痤疮丙酸杆菌显示其内源性细菌卟啉的光激发、单线态氧(singletoxygen)产生及细菌被破坏。理论上蓝色光是对痤疮丙酸杆菌内源性卟啉的主要光活化波长,但蓝色光透皮深度很浅;红色光对光活化卟啉效果较差,但透皮深度较深,且通过影响肥大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具有抗炎活性。最近的一项单盲对照研究比较混合应用蓝色光(415nm)及红色光(660nm)与单纯应用蓝色光对轻到中度痤疮的疗效,并以冷白光及5%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阴性及阳性对照。结果治疗组均有效,但联合应用蓝-红光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蓝光。副作用轻微。机制可能是抗菌及抗炎两者的综合,除光动力学损害痤疮丙酸杆菌外,该治疗可能直接减轻炎症反应。

6、痤疮治疗的药物和方法很多,关键是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有维持治疗的概念,控制临床复发率。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痤疮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饮食,睡眠,化妆品的使用,职业,环境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痤疮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故常会影响痤疮的病情、病程和对治疗的反应。因此,除药物治疗外,对患者的有关健康教育也是痤疮治疗的一部分。

食疗:(1)杷叶菊花粥 枇杷叶9g、菊花6g、生石膏15g,加水煎汤,去渣,入梗米60g煮粥,每日1剂,连服1015天。功能清肺胃,散风热,解热毒。治疗痤疮,利于服用又不失其疗效。桃仁山楂粥 桃仁、山楂、贝母各9g,加水煎汤,去渣,入梗米60g,荷叶半张煮粥,气味清香宜人,每日1剂,连服30天。功能活血化瘀,散结清热。适用于痰瘀互结所致的结节性或囊肿性痤疮。(2)芹菜100g、西红柿1个、胡萝卜1个,洗净,放入搅拌器中挤汁,饮用,每日1次。可减少粉刺的发生。连翘、野菊花各15g,沸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可冲泡数次,清热解毒,适用于痤疮炎症明显、有小脓疱者。

7、预防及调护:

市场上针对痤疮的化妆品很多,较为混乱。治疗痤疮最好到正规医院,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痤疮要有正确的认识,坚持正规治疗,注意饮食、注意卫生,就能达到较好的疗效。

王和平
王和平 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