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礼兴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治感冒,手中没药心不慌

发表者:庄礼兴 人已读

指导专家:庄礼兴(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科教授、博导)

其实,不光是在旅途中,人们会遭遇缺医少药的困境。在季节转换的时候,患感冒的人突然多起来,某些地方药店的感冒药也可能出现卖断货的情况。此时行动起来,感冒症状完全能被您的“空手道”击退,不“药”而愈。

下面就将常见感冒症状的非药物疗法列举出来,让感冒患者不用药也可以度过难关。


拔罐,祛风解表止咳嗽

感冒后的咳嗽,常伴咽喉发痒、鼻塞流涕,中医认为,是外感风寒、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肺气不宣,导致咳嗽。拔火罐具有通经活络、祛风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可起到祛风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

拔罐器具:火罐、镊子、酒精棉球。可根据吸拔部位选取大小适中的玻璃罐,较常用的为345号火罐,在药店或医疗器械商店均可购买。如一时无法买到火罐,可选用空的玻璃罐头瓶,擦洗干净后使用。但注意要选用罐口平整的,以免操作时损伤肌肤。酒精棉球则可用长纸条代替。

拔罐方法:用镊子夹酒精棉球点燃,或直接点燃长纸条,在罐内绕13圈后将火退出,然后迅速将罐扣在相应的部位,使之吸附在皮肤上。

操作要点:操作时,需先在所选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万花油、凡士林等润滑剂(也可用干净食用油代替),再拔火罐。罐吸附在皮肤上后,先沿着脊柱,用右手握住罐子,从颈项部至腰部推着吸附在皮肤上的火罐移动(即走罐)。然后再沿左右两侧距离脊柱约3厘米的直线上,推动火罐上下往返。当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先用一手夹住火罐,另一手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使气体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每次走罐大约35分钟,隔天1次。

注意事项:拔罐时必须动作迅速,才能使罐吸附有力。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走罐时不可将罐吸拔过紧,可先用起罐的方法将罐内气体放出少许再走罐,否则易损伤皮肤。


按摩,宣肺通窍解鼻塞

鼻塞流涕是感冒的常见症状,多因风寒袭肺或感受风热、肺气失宣、上阻清窍而至。采用按摩的方法,可起到疏风宣肺、清利鼻窍的作用。

操作要点:两手微握拳,以屈曲的拇指背面,从鼻根部到鼻翼两侧,由上而下搓擦鼻翼两侧。每日于晨起之时操作1020次,以局部红、热为度,搓擦后配合深呼吸58次。然后两拇指大鱼际相对,往返搓擦数次,以局部发热为度。

注意事项:面部皮肤娇嫩,按摩时用力不可太大。因感冒复发慢性鼻炎的病人,如能坚持使用上述按摩方法数月,效果良好。


点穴,通络疏风祛头痛

感冒引起的头痛,中医认为多为风邪上犯清窍,经络阻遏而致。表现为起病较急,头痛连及项背,伴鼻塞声重、畏寒发热等症。使用点穴的方法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达到通络止痛的效果。

选取穴位: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稍向后的凹陷中;风池穴,位于后项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平后发际上1寸处。两侧各一穴。此两穴合用可疏经活血、祛风止痛。

操作要点:用双手大拇指指腹分别放在双侧太阳穴上,稍加压点按35分钟,以局部有较强的酸胀感为度,如酸胀感过重难以忍受可改为轻轻按揉。点按风池穴的方法同上。每日35次。

注意事项:如点按后数分钟内仍有酸胀感存留,为正常现象。如头痛较剧且逐渐加重,需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


放血,清热利咽治喉痛

中医认为咽喉连于肺系,外感风热之邪熏灼肺系可致咽痛。感冒后引发的咽喉肿痛,症见咽喉红肿疼痛,吞咽困难,伴咳嗽、头痛、鼻塞、口渴等症,使用点刺穴位的方法可清泻肺经热邪,能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操作要点:点刺穴位为少商穴,位于大拇指桡侧缘指甲角旁。先用另一手拇指在局部由下而上推按,使血液积聚于此处,然后使用碘伏消毒液消毒穴位局部。使用消毒过的针具或一次性针具(针头大小适中),一手持针,对准穴位,刺入35毫米深,随即拔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棉球或棉签按压针孔。隔日1次,治疗13次即可。

注意事项:点刺时消毒要严格,防止感染;点刺时用力要轻,不可刺入过深,出血不宜过多,每次以数滴至12ml为宜。体质虚弱及有出血倾向者,不宜使用此法。


刮痧,清泻热邪降体温

感冒引起的发热,症见发热恶寒,伴咽干咽痛、头身疼痛、咳嗽等症,为外感风、寒、暑、湿等邪气,侵犯皮毛肌腠,使肺卫受遏,邪气闭阻而致发热。刮痧疗法可清热解表、解毒祛邪,从而治疗外感发热。

刮痧工具:临床上一般采用特制的水牛角刮痧板,也可使用瓷汤匙、光滑的铜钱等作为刮痧工具。

操作要点:选取部位为距离脊柱两侧约3厘米的两条直线。此处为脏腑背俞穴所在,是脏腑之气输注的部位,在此处刮痧可起到调理脏腑气血、宣肺祛邪的作用。操作时,先将所选部位擦净,用刮痧工具蘸食油或清水,从上而下刮拭脊柱两侧,用力要均匀,刮拭角度为4590度。一般刮痧时间为35分钟,可出现暗紫色的痧痕。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

注意事项:刮痧后,应多饮热水,以助发汗退热。刮痧后3个小时内不宜洗澡。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属正常现象。皮肤破损处不宜刮痧,空腹或大汗后的患者不宜刮痧。此法若无效,如高热不退,需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本文是庄礼兴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0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