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伍学焱 三甲
伍学焱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

【暑期特刊·关注孩子生长发育】您的孩子身高达标了吗?

20187人已读

【暑期特刊·关注孩子生长发育】

您的孩子身高达标了吗?


京医会新媒体记者 子琳

【受访专家】



伍学焱,男,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垂体-性腺研究中心负责人。


兼任: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常委、副秘书长,中国性学会医学委员会常委,《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基础医学与临床》、《中华男科学》等杂志的编委,京医会理事。


先后参与《协和内分泌与代谢学》等10多部医学专著的撰写,对儿童生长发育、性分化及男性生殖内分泌学有较深的研究,对垂体-性腺疾病的诊治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2010年8月,作为原卫生部专家组成员之一,参与处理了“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2011年6月,作为原卫生部处理“台湾食品添加塑化剂”事件的顾问专家。


擅长治疗:性腺生殖内分泌,以及性早熟、矮小症等青春发育异常类疾病。


【导读】


2015年6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介绍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有关情况。


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155.8cm。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著。


身高是一个人的外在标志,韩国人从小就把孩子送到增高医院进行身高治疗,因为他们认为身高就是成功的一半,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在日常生活当中,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身高一直没能达标。周围同学冷嘲热讽、自个没自信、家长干着急。


您的孩子身高达标了吗?


什么原因会让孩子不长个儿?怎么样及早发现孩子身高的短板,并及时治疗呢?请跟着京医会新媒体记者到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伍学焱教授的门诊去看一看。


【正文·门诊见闻】


早上刚过七点半,伍学焱教授的诊室门口就已经被患者们挤爆了。这其中80%都是来看身高问题的,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一切努力只为了让孩子长个大高个儿。



伍学焱教授正在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

怎么样看出孩子生长发育迟缓?


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啥叫身高有问题。


伍学焱教授说,如果孩子长期低于同龄人半头、每年长高不到5厘米,就要怀疑是生长发育迟缓了。


正常儿童不同时期生长速度不同:一般足月出生时身长50厘米,小于47厘米则提示有宫内生长迟缓;生后第一年增长25厘米,第2年增长10厘米,第3年至青春期开始生长速度为每年平均5-7厘米,青春期每年增长8-12厘米,持续2-3年。一般3岁以前每年生长小于7厘米,3岁到青春期以前每年生长小于5厘米,青春期以后每年生长小于6厘米时,就认为生长速度减慢,应及时就诊,及早治疗。


不长个儿到底啥原因?

伍学焱教授说,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性早熟,特发性矮小、全身性疾病、体质性生长和青春期延迟等,都可以导致孩子不长个儿。


上图这俩孩子是兄妹俩


门诊中碰到兄妹俩,老大男孩十岁,经过门诊测量,身高1米34。老二女孩儿,九岁,门诊测量身高为1米24,两人均被诊断为特发性矮小。

孩子的父母说,上学以后,孩子们的身高在班里都是最矮的。


伍学焱教授说,所谓特发性矮小,一般是遗传因素导致。父母的身高都不高,孩子也个子不高。另外,没有明显遗传特性、原因不明的矮小,也属于特发性矮小。


而这两个孩子的父母都不高,父亲1米6,母亲1米5。很明显是遗传因素导致的矮小症。


伍学焱教授的门诊还见到这样一位患者,看上去也就15岁的身高,1米4左右。但实际年龄却已经27岁了。而这样的年龄一般在1.65厘米以上。


伍学焱教授说,这位患者是另外一种原因导致的矮小——生长激素缺乏,也就是脑垂体发育不良。因为她母亲生她的时候难产,通常难产的孩子容易导致脑垂体发育不良,缺乏生长激素。这种情况下,通常会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来让她长高。



身材矮小治与不治差别挺大的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矮就矮,没什么影响,只要身体健康就行。也就没当回事儿。


伍学焱教授说,生长速度减慢往往是儿童疾病的早期信号之一。比如:贫血、慢性肾脏病、消化道疾病等。小时候生病多的孩子,也可能影响到身高发育。


而身材矮小,本身身心发育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大多都存在自卑、抑郁等不同成都的心理障碍,有的孩子甚至因为身材矮小而不愿上学。


所以如果您对照上面的数据,一旦发现孩子生长速度缓慢,就要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内分泌科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抽血检查生长激素,拍X光片查查骨龄,因为骨龄是预测生长空间的最重要指标。


对于孩子生长异常,最好在10岁之前进行干预治疗。10岁前的基础身高占到终身高的80%,青春期发育期间会蹿个子,占到20%,正常人的青春期始于10—12岁,无论男女,青春期之前每年长高约5公分,而青春期长高相差不多,男性约长高28公分,女生25公分左右。青春期就好比跳远,十岁之前是助跑,助跑时间越长,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就越远。



孩子不长个儿多数都能治好


伍学焱教授说,骨龄是判断孩子能不能再长个儿的重要标准。


骨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骨骺是否闭合,只要骨龄还没有闭合,那么就有生长的空间。如果骨龄已经完全闭合了,再长高的几率就非常小了。


伍学焱教授说,判断骨龄是否闭合,除了借助于X光片外,还可以通过人的第二特征来大致判断,一般情况下,下述三种情况表明骨骺基本闭合:1,女孩来月经初潮已经有3-4年,且近1-2年不再明显长高;2,男孩十七八岁,出现喉结、胡子等第二特征,最近1~2年也不再长了;3,年龄在18岁左右,发育正常的。


“临床中最为有效的方法是,推迟青春期,控制发育,让助跑时间再长一些,同时增加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也让跑的速度更快些。”伍学焱教授认为,使用生长激素也是越早越好,因为使用生长激素是根据体重计算的,当孩子越小,体重越小,使用的剂量就越小,花费也就较少。


对于身高正常的孩子,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帮助长个儿。



晚上十点前入睡

儿童期生长的主要调控因素是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及甲状腺激素,促进软骨组细胞的增殖及骨化,使得人体的长骨不断加长,促使机体的长高。


大脑垂体分泌的促进人体长高的激素在睡眠状态下分泌量是最大的,是清醒状态的3倍,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在晚上10点-凌晨2点,入睡后35-45分钟分泌量增加,所以最好在9-10点前上床睡觉,每晚保证9小时以上的高质量睡眠。



每天户外运动2小时

一方面处于生长期的孩子运动30分钟以上,生长激素会明显增多,进而促进骨骼生长。另一方面,运动本身就会对关节部位进行拉伸,促进软骨组织的生长。


夏季光照充足,孩子在户外进行运动,也接受到了足够的光照,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钙的吸收得以保障,骨骼生长也会充分自如。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伍学焱
伍学焱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