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兆文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论文精选

胫腓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

发表者:汪兆文 人已读

胫腓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

手术指征:胫腓骨骨折错位不稳定及累及关节的骨折,开性骨折、陈旧性骨折及不愈合骨折。

1、 术前

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术前对患者整体情况行全面检查,做到充分的了解与评估。术前对无手术禁忌证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术前并存内科疾病者,请相关科室会诊内科合并症,制定治疗方案,如合并内科心肺疾病,肺部慢支感染、肺心病、高血压、糖 尿病者,积极控制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并存内科疾病,病情稳定后进行手术。 (1)术前行石膏后托或外侧石膏板临时制动。

(2)应用活血化瘀通脉,改善微循环药物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3)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为了防止感染的发生,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前1d宜常规应用抗菌药,术前30min应用1次,术后持续应用1d。

(4)对所有患者心肺功能进行评估,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存内科疾病,病情稳定后进行手术。

(5)摄X线片和CT检查,了解关节面及骨块移位情况及其分型,据此做好手术设计。

(6)与患者及家属反复沟通,了解其期望值并交代并发症和预后,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信任,减少不必要的抱怨和纠纷。

注意事项:筋膜间室综合征是胫腓骨骨折的严重并发症,治疗不及时不但致残,而且危及生命,故要防治并重。 重在善于察机,未病先防,一旦发现苗头,及时防变,截断病机。 骨筋膜室综合征可有“5P”:即苍白(Pallor),感觉异常(Paresthesias),无脉(Pulseless),瘫痪(Paralysis)以及拉伸骨筋膜室时产生的疼痛(Pain)。但疼痛是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表现,是几乎所有患者都会产生的症状。 特点:(1)疼痛是一种深在的、持续的、不能准确定位的剧烈疼痛,呈进行性加剧,有时候与损伤程度不成比例。(2)被动牵趾痛:被动牵拉足趾时(即拉伸受累骨筋膜室内的肌肉群时)引起不可忍受的痛疼。(3)感觉异常:如针刺感,也是常见的典型症状,是皮神经受累的表现。(4)肢体瘫痪:往往发生于病程晚期。 (5)无脉:患者通常不会出现“无脉”的表现,因为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压力一般都低于动脉血压。

一旦触诊可感觉到受累骨筋膜室张力升高明显,质硬无弹性,出现被动牵趾痛、小腿深在、持续、不能准确定位的剧烈疼痛,呈进行性加剧时,即当机立断,即可给予手术。 手术方法:切开所有受累部位肌肉的筋膜以减压。切口要充分,减压要彻底,触摸松软无张力。

2、手术

目前常见的手术方式有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及交锁髓内钉固定。 钢板适用于大部分胫骨干的多类型骨折内固定,保留骨膜的血供对骨愈合有重要意义;加压钢板较适用于上1/3至 下1/3段横形骨折。

单侧外固定支架更适应于开放性、污染严重的横形和螺旋形骨折。 带锁髓内针具有固定坚强可靠,术后早期即可扶拐行走等优点。

胫骨干的复位标准:小于5°的内外翻成角,小于10°的前后位成角,小于10°的旋转对线不良,小于15mm的短缩。

注意事项:术中规范使用电刀及气压止血带。气压止血带的使用时间最长不超过1.5 h ,若重复使用,完全放气5~10 min 后再充气计时,松止血带时应缓慢放气防止因压力骤降引起有效循环血量突然改变,造成“止血带性休克”出现血压下降,心慌、胸闷,全身不适等不良反应。特别是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脂肪栓塞发生的征兆,如突发胸闷、气短等。对病情较重特别是粉碎性骨折,为预防脂肪栓塞,术中可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 静脉滴注。

3、术后

1、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淋巴液回流,减轻或预防肢体肿胀。 2、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和足趾感觉情况,注意有无疼痛、肿胀、肢体麻木等。 3、注意检查腓总神经的功能,观察足和足趾的背伸、跖屈活动,以及小腿的皮肤颜色、温度和足的感觉,特别是第1~2趾间背侧的皮肤感觉。 4、应用夹板或石膏外固定者观察足趾感觉活动,以及皮肤情况,注意有无压迫。 5、每日倾听患者主诉,注意观察夹板或石膏托压迫部位的皮肤有无破损。 6、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明显肿胀及疼痛、足趾感觉活动受限、被动牵拉痛、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等症状的出现,预防骨筋膜间室综合征。 7、麻醉恢复即开始指导患肢踝背伸及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每日多次,每次15分钟~20分钟,做100次左右肌肉收缩。 8、术后3周~4周,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挺直、抬腿练习,患肢由伸直位,逐渐屈曲90°,以防止关节强直。 9、骨折术后4周视骨折愈合情况可开始扶双拐不负重步行锻炼。教会患者正确扶拐,患肢不能悬空,脚底要放平,切忌用脚尖着地。 10、经锻炼后骨折部若无疼痛不适,自觉有力,可改用单拐逐渐负重锻炼。胫腓骨干骨折不宜过早下地行走。提早下地可能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