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万华 三甲
徐万华 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泌尿外科

尿道下裂手术治疗•时间简史

2216人已读

人类关注尿道下裂有1000多年的历史,但开始手术治疗则可追溯到公元100-200公元年间,这也伴随着现代医学的起步与发展。但是直到19世纪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尿道下裂的治疗才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个漫长的探索和发展中,有些具有代表性的贡献者及手术方式。

第一次介绍尿道下裂手术治疗的是Heliodorand Antye(公元100-公元200年)。

被称为外科之父的Pare1510-1590)在其著作中记载了对阴茎头成形,并且进行横行切断腹侧条索来纠正阴茎向下的弯曲。

1861Bonisson首先提出纠正下曲的方法是在弯曲最严重处作横行切口。

Thiersch1869年倡导用阴茎局部组织修复尿道和尿流转流。

1874Duplay提出用正中皮瓣卷成管成形尿道(后人称为Duplay术式),并广泛应用。

1947Memmelaar首次报道用膀胱粘膜来做尿道成形术。

1953Denis Browne报道了后来被引为经典的手术方式“埋藏皮条法”。并且成为一种代表性术式,被长期广泛沿用。

20世纪50年代后,人们更多地探索和应用一期手术。1970-1972Hodgson报道了用带蒂的背侧包皮和阴茎皮肤修复尿道下裂

1975年、1980年我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梅骅教授报告了改良的膀胱粘膜一期尿道成形术。

1980Duckett 报道了对Hodgson等的改良方法,同时采用横行带蒂包皮重建尿道和阴茎头隧道技术。这种术式被国际上专业人士充分认可,广泛传播和应用,成为一期尿道下裂修复术的经典术式。他是一位尿道下裂治疗领域的杰出贡献者。他还设计了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1981年)和加盖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简称Onlay)(1986年)。

1984年我国专家李式瀛教授设计提出用阴囊中隔皮瓣成形尿道。

1994Snodgrass首次报道用阴茎腹侧的尿道板进行纵行切开后卷管成形尿道,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尿道狭窄尿瘘的机率减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举。成为当今没有弯曲的中远端尿道下裂的主要术式。在此基础上,也衍生出很多改良术式。

纵观尿道下裂手术治疗的历史,是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过程。迄今为止手术方法超过300多种。简单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第一时期:这是早期起步阶段,主要实施被动的分期手术。主要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及和对疾病的认识,只能够先设法纠正阴茎下曲,然后第二步做尿道成形术。

第二时期:一期尿道成形术盛行与成熟的时代。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加深,手术技术的改进,以Duckett术式为代表。这是对尿道下裂治疗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第三时期:也就是当今的一期尿道成形术和主动分期尿道下裂修复术并行的时代。这是长期的经验积累、对解剖的重新认识、技术的改进、缝合材料的更新、显微放大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对远期效果的重视的综合选择结果。也是一种个性化的治疗时代,也就是根据具体患者的局部条件和手术医生的治疗理念与认识,分别采取一期修复手术,或是二期修复手术。这一时期更看重远期的治疗效果,不单纯追求手术次数少,而是远期效果好。不只是要达到正常站立排尿要求,还有尿动力学检查排尿功能正常;而是要求阴茎外形近乎正常,不弯曲,正位口排尿,外观好看,阴茎大小正常,使患者不因为自己的不良状态感到自卑,成年后性生活满意。

徐万华
徐万华 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