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保光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幻肢痛

发表者:乔保光 人已读

因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肢体伤残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作为截肢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的幻肢痛(phantom limb painPLP)现象不断引起关注。幻肢痛指主观感觉已切除的肢体仍然存在,并有不同程度疼痛的幻觉现象,发生率约为50%~80%。幻肢痛多出现在断肢的远端。男女比例无差别,大部分幻肢痛与残肢痛合并存在。幻肢痛的出现使患者日常活动和工作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出现程度不等的焦虑和抑郁

幻肢痛的病理机制复杂, 目前尚未完全明了,目前更多的认为幻肢痛是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也有认为属于中枢性疼痛。临床试验证明, 幻肢痛可能与感觉传入的各个环节发生变化有关, 主要包括外周和中枢机制(外周感受器、感觉传入纤维、脊髓传导通路、丘脑、皮质),同时幻肢痛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关系密切。

幻肢痛首次发作通常在截肢后早期,疼痛通常在截肢后一周或数周内出现, 也有数月、数年后出现者。一些研究显示截肢后数天就可出现幻肢痛。幻肢痛的两个发作高峰期分别为截肢术后1个月内和1年后。

幻肢痛主要表现为幻觉和幻觉痛。幻觉是一种对已失去肢体的感觉患者可以感受到非正常的肌肉运动,如感觉肢体不在正常位置,也常觉到肢体长度、大小和温度的变化。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幻觉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退,但部分患者表现为持续性疼痛,日常生活会受影响。幻觉痛的强度和频率变化非常大,通常被描述为典型的神经痛症状,疼痛程度不等、性质各异。常见有刀割样痛、针刺样痛, 后期多为搏动性痛、烧灼样痛、针刺样痛、钻孔样痛或压迫感、强直感、痒感等,伴有残肢部皮肤冷热改变和截端肌张力异常。可见疼痛阵发性出现或加重, 安静或夜间发作, 心理状态改变、天气变化、劳累或其他疾病可以诱发或加重疼痛疼痛的持续时间可以是数秒, 也可以是数小时。

幻肢痛治疗方法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及其病变本质的研究水平。治疗方法分为药物疗法和侵袭性疗法。

药物疗法:非甾体抗炎药、抗惊厥药、抗抑郁药、钠通道阻滞剂、降钙素、NMDA受体拮抗剂、阿片类药物、曲马朵、利多卡因、美西律、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等。试验证明对幻肢痛有明显疗效的药物有: 阿米替林、加巴喷丁、曲马朵和吗啡。

侵袭性疗法:神经阻滞、侵袭性神经调节和损毁性手术。神经阻滞可用于治疗幻肢痛,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上肢幻肢痛,腰交感神经阻滞用于下肢幻肢痛。侵袭性神经调节是用于那些对各种非侵袭性疗法均无效患者的最后治疗方法,如脊髓刺激术(SCS)、深部脑刺激(DBS)和运动皮质刺激(MCS)。损毁性手术适用于顽固性慢性疼痛且各种非侵袭性疗法的效果不佳,损毁性手术包括神经根切断术、脊髓神经根切除术、丘脑切开术以及背根神经进入区损毁等。损毁性手术大多数导致神经组织和功能的永久性损伤。损毁性手术早期疼痛缓解率高,但并发症多且复发率高,所以其适应证仅限于少数剧烈、顽固性疼痛且预期寿命短的患者。

虽然幻肢痛治疗比较困难,但随着对病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不断改善其治疗技术、手段, 将为解决这一医学难题提供更为广阔的前景。

本文是乔保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