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孙忠亮 三甲
孙忠亮 主任医师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血液科

什么是溶血性贫血?有何表现?

18016人已读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加速,超过了骨髓造红细胞的代偿能力而出现贫血,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血循环中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120天,衰老的红细胞被不断地破坏与清除,新生的红细胞不断由骨髓生成与释放,维持着动态平衡。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的生存时间有不同程度的缩短,最短只有几天。当各种原因引起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过多、溶血增多时,如果原来骨髓的造血功能正常,那么骨髓的代偿性造血功能可比平时增加6~8倍,可以不出现贫血。这种情况叫“代偿性溶血病”。如果骨髓的代偿造血速度比不上溶血的速度,那么就会出现贫血的表现,称为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有如下表现:1、贫血的表现:面黄、乏力、心慌、头晕、眼花、耳鸣。2、红细胞破坏的表现: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呈浓茶色、醋的颜色,如是阵发性睡眠性蛋白尿症,则出现睡眠后尿色加深,严重者尿液呈酱油色。3、可有脾大。

孙忠亮
孙忠亮 主任医师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