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宝辉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诊前须知

想要拔牙,先看看你准备好了吗?

发表者:计宝辉 人已读

拔牙是口腔科最常见的手术,拔牙本身只是局部的创伤,但拔牙有严格的适应证,如果在不适合的条件下拔牙,常常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和痛苦,重者还会危及生命。有些患者为了拔牙去医院,但是经过医生询问病史和相关检查以后告知今天不能拔牙,白白耽误了时间。因此,拔牙前,你应做好以下准备,了解哪些情况下不适合拔牙?

1.心理准备好。拔牙前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心情平和,消除对拔牙的恐惧、紧张和害怕心理,在拔牙过程中配合医生。对于拔牙,很多患者都有恐惧心理,坚持“扛着”,能不拔就不拔。需要拔除的牙往往已经不能再行使功能,且已经是一个病灶,早拔除有利健康。很多患者都认为,拔牙打麻药会疼得受不了。现在临床上打麻药用的针头很细,扎上去就像被蚊子叮了一下似的,不会很痛,药液匀速慢慢地注射到组织内,只是有一些胀痛。麻醉起效以后,拔牙就是一个无痛的过程。有很多人害怕锤子凿子,这些是相对古老的拔牙方法,现在微创拔牙已经得到很好的推广,锤子和凿子已经基本成为历史。所以整个拔牙过程中只需要患者张开嘴配合就可以了。术后一两天也只是轻微疼痛,可以通过止疼药缓解。过分的紧张容易引起晕厥,到时候医生还要抢救,但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

2.体力准备好。拔牙看似是一个小手术,但是在无形中也会有很大的体力消耗。尤其是复杂的阻生牙拔出后,往往几天内都不能进正常饮食,对身体有一定消耗。所以,在拔牙前要有良好的睡眠休息,不要在劳累、疲倦、感冒发烧、睡眠不足的情况下直接去拔牙,以免降低对拔牙手术的耐受力,以至于出现术后发热,伤口疼痛剧烈甚至感染。全身健康情况较差时,应暂缓拔牙。如果拔牙术后三天之内需要出行(如做飞机或长途火车)或者必须参加重要会议、讲课或者参与剧烈运动等,建议择期拔牙,以免引起术后出血。

3.不要饿肚子。拔牙前应适当进食,不要空腹拔牙,以避免低血糖休克或晕厥。拔牙后两小时左右才可进流食,所以术前不要饿肚皮,免得术后更饿又不能吃。有的患者以为拔牙需要做检查所以空腹来医院,那么检查做完了也一定要吃东西才能拔牙。

4.牙齿疼得厉害,不能拔牙。要待炎症消退后方可拔牙,可以口服阿莫西林/头孢类,甲硝唑消炎。

有急性传染病、口腔内急性炎症、牙齿急性炎症(表现为剧烈疼痛)时不宜拔牙,以免病情扩散。

5.千万不要隐瞒病情。拔牙前医生要了解你的过去病史,你一定要向医生讲明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些老年人,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但因为牙痛得厉害,拔牙心切,向医生隐瞒了自己的心脏病史,导致拔牙后诱发了心绞痛和短暂的脑循环障碍,经医生抢救后才脱离生命危险。如果你患有下列疾病一定要告知医生。

i. 高血压。血压过高的患者应先控制高血压再考虑拔牙,术前术后按规律服用降压药。严重的高血压未得到控制就拔牙,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和术后出血不止,严重者危及生命。

ii. 心脏病。有任何类型的心脏病或者心脏不适都要和医生说明。患者如果6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塞;或最近才发作过心绞痛;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不宜拔牙。

iii. 血液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白血病患者、白细胞减少、贫血等贸然拔牙会引起出血不止或伤口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iv. 糖尿病。高血糖可降低机体免疫力,易发生伤口感染和伤口延期愈合。应先控制好血糖再进行拔牙,空腹血糖在8.88 mmol/L以下方可拔牙。若在注射胰岛素,可在注射后一两个小时拔牙。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应在拔牙前后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v. 肝病。肝功能有明显损害者,因其体内凝血机制受到影响,可导致术后出血不止。应先保肝治疗,待肝功能基本正常,凝血功能正常后才可拔牙。

vi. 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拔牙前需停药1周。长期服用激素,请咨询内科医生是否需要调整激素用量,并术前术后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vii. 恶性肿瘤患者尽量避免拔牙,以免肿瘤扩散。经过头颈部放疗的病人尽量避免拔牙,以免发生放射性骨坏死。应在放疗之前治疗患牙,拔除不能保留的牙。

viii. 甲亢患者应在甲亢得到控制之后,才可以进行拔牙。最好得到经治医师的指导。

ix. 年龄超过70岁,本身就是一个危险因素,建议心电监护下拔牙。

6.性请注意。月经、服避孕药期间一般不宜拔牙,以免引起出血不止后伤口感染。妊娠期(特别在妊娠前3个月和后3个月)应避免拔牙,以免引起流产或早产。如果必须要拔牙,妊娠期的中间三个月相对安全。

因此,拔牙前做好相关准备,才能高效的解决问题,以免增加就诊次数。同时如实告知身体状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决定是否进行拔牙手术或做相应准备,如麻药的选择、是否需要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拔牙等。而如果隐瞒了病史,可能就不会幸运地挽回生命。

本文是计宝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