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变应性鼻炎也称儿童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指易感患儿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特异性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人群患病率为10%~40%,约占全部鼻炎的40%,且呈继续增加趋势,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
1 病因
1.1 遗传因素 变应性鼻炎患者具有特应性体质,,其体内产生IgE抗体的能力高于正常人,多有哮喘、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等家族聚集性。
1.2 变应原暴露 变应原是诱导特异性IgE抗体并与之发生反应的抗原。它们多来源于动物、植物、昆虫、真菌或职业性物质。其成分是蛋白质或糖蛋白,极少数是多聚糖。变应原主要分为吸入性变应原和食物性变应原。吸入性变应原是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原因,包括屋尘螨、粉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真菌、蟑螂等。食物变应原对婴儿来说,多数是由牛奶和大豆引起的,对成人来说常见食物变应原包括:花生、坚果、鱼、鸡蛋、牛奶、大豆、苹果、梨等。
2 分类 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分为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和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两类:
2.1 间歇性:症状表现<4d/周,或<连续4周;
2.2 持续性:症状表现≥4d/周,且≥连续4周。
3 病情分度 依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为轻度和中—重度:
3.1 轻度:症状较轻,对学习、文体活动和睡眠无明显影响;
3.2 中—重度:症状明显,对学习、文体活动和睡眠造成影响。
4 临床表现
4.1 清水样涕、鼻痒、鼻塞、喷嚏等症状出现2项以上(含2项),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约1h以上。
4.2 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
4.3 症状严重的患儿可有所谓的“变应性敬礼”(Allergic salute)动作,即为减轻鼻痒和使鼻腔通畅而用手掌或手指向上揉鼻。
4.4 查体: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水样分泌物。症状严重的患儿可出现:①变应性黑眼圈:由于下眼睑肿胀而出现的下睑暗影;②变应性皱褶:由于经常向上揉搓鼻尖而在鼻部皮肤表面出现横行皱纹。
5 实验室检查
5.1 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 在停用抗组胺药物至少7d 后进行。使用标准化变应原试剂,在前臂掌侧皮肤点刺,20min观察结果。每次试验均应进行阳性和阴性对照,阳性对照采用组胺,阴性对照采用变应原溶媒。按相应的标准化变应原试剂说明书判定结果。
5.2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适用于任何年龄,是诊断儿童变应性鼻炎重要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6 诊断
具有上述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并同时具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2项中任何一项的阳性结果,方能确诊儿童变应性鼻炎。
7 治疗
7.1 药物治疗
7.2 免疫治疗
8 预防
8.1 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变应原,如宠物、羽毛、花粉等。
8.2 做好室内环境控制,如经常通风,减少市内尘土,被褥衣物保持干燥,不使用地毯等。
8.3 平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防止受凉。
8.4 对季节性发病的患儿,需提示家长在季节前2~3周预防性用药。
本文是魏兵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