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涛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中风以后才知道,原来房颤是“真凶

发表者:王振涛 人已读


核心提示:中风是脑卒中的俗称,指因各种脑血管病变而导致的急性脑功能受损的总称。目前,脑卒中是我国第一位致死病因,城市高于农村,更重要的是,脑卒中呈年轻化趋势,近半中风患者是中年人 。据调查,每6个卒中患者就有1个是房颤患者。

如果不是因为晕倒在办公室被送进医院,42岁的刘先生绝对不会相信自己是因为房颤得了“中风”。 早上在公司开会的时候,刘先生打开电脑,突然发现自己的眼睛和手不听使唤,站起来的那一瞬间,头晕目眩,栽倒在地……幸亏同事们及时将他送到医院才得以抢救过来。

医生给刘先生做了心电图后说:“你患有房颤。”刘先生很疑惑,他从未听说过房颤这种病,也没想到中风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医生告诉他,房颤的全称是“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之前发生在刘先生身上的状况是房颤导致的血栓阻塞了脑血管而引起的“中风”。

每6个中风患者就有1个是房颤

“我接诊过不少四十岁左右的中风患者,主要症状是言语不清、头晕、身体无力,进一步追究才找到病根,是心房颤动在作祟。”

阜外心血管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副主任姚焰教授介绍:“很多病人完全不知道自己有房颤,是在中风后,才被诊断为房颤。 ”

中风是脑卒中的俗称,指因各种脑血管病变而导致的急性脑功能受损的总称。目前,脑卒中是我国第一位致死病因,城市高于农村,更重要的是,脑卒中呈年轻化趋势,近半中风患者是中年人 。据调查,每6个卒中患者就有1个是房颤患者。

姚焰教授指出:“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比平常人会提高5倍 。由于房颤症状隐匿,不明显,不少患者未能及时发现或及早诊治,长期忽视就容易引发脑卒中。 ”

房颤引发的中风更可怕

房颤怎么引发中风呢?姚焰教授解释说:“正常情况下,心脏收缩和舒张是协调一致的。但心房颤动时,心房收缩功能大幅下降,心房中的血液因此瘀滞,形 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液进入脑部血管,堵塞在血管狭窄处,阻断供血,造成中风。所以说房颤是因,中风是果,血栓形成是罪魁祸首。”

脑中风包括缺血性脑中风出血性脑中风,绝大多数中风是缺血性的,其中有近两成缺血性中风是由心房顫动而引致 。

姚焰教授指出:房颤导致的缺血性中风比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风更加可怕,由于栓塞面积更大,合并疾病更多,且病发突然,使它呈现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复发率的‘三高’特征。

房颤已成为中风早期死亡和严重致残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一旦得了房颤要有预防中风的意识,最大限度减少中风发生的风险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抗凝治疗预防卒中

姚焰教授强调:“房颤患者其卒中及全身性栓塞事件发生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卒中预防是房颤治疗的首要目标。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卒中不同,预防和减少 房颤所致卒中的有效手段是抗凝治疗。” 临床上很多房颤患者忽视了抗凝治疗,也有不少患者采用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但由于华法林受食物、药物影响大,需要不断调整剂量,还需频繁去医院抽血监测, 非常不便。此外,如果剂量调整不好,可能不能达到预防中风的效果或增加出血几率。

随着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不断问世,专家建议房颤患者可采取更加积极的抗凝治疗策略来预防缺血性卒中。

由于中国人食物结构比较复杂,又有不少患者在治疗的同时服用中草药等原因,导致华法林INR控制更困难。

因此,可考虑选择使用方便、安全性更好的新型口服抗凝药,代表药物如达比加群酯,无需频繁验血监测,无食物相互作用,药物间相互作用少,更容易坚持治疗,而且在亚洲人群中疗效和安全性更佳。

另外,专家还提醒,在规范抗凝治疗的基础上,改变生活方式对于房颤患者远离中风也会有帮助。如戒烟、戒酒,避免饮用有咖啡因的饮料,经常监测自己的血压和胆固醇水平,遵从低盐和低脂的饮食习惯等,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杜绝不良生活方式。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