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结石绞痛治疗
(一)肾绞痛治疗
1、药物治疗
肾绞痛是泌尿外科的常见急腹症,需要作紧急处理,应用药物治疗前注意与其它急腹症仔细鉴别。目前缓解肾绞痛的药物比较多,可根据病情和医疗条件选择药物。
(1)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
常用的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有双氯芬酸钠(扶他林)和吲哚美辛(消炎痛)等,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能够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降低痛觉神经末梢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具有镇痛作用。双氯芬酸钠还能够减轻输尿管水肿,减少疼痛复发率,常用方法为50mg,肌肉注射或者塞肛。消炎痛也可以直接作用于输尿管,用法为25mg,口服,或者消炎痛栓剂,肛塞。双氯芬酸钠会影响肾功能不良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但对肾功能正常者不产生影响。
(2)阿片类镇痛药
阿片类镇痛药为阿片类激动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能缓解疼痛感觉,具有较强的镇痛和镇静作用,常用药物有二氢吗啡酮(5-10mg,肌肉注射)、哌替啶(50-100mg,肌肉注射)、强痛定(50-100mg,肌肉注射)和曲马多(100mg,肌肉注射)等。阿片类药物在治疗肾绞痛时不应单独使用,一般需要配合阿托品、654-2等解痉类药物一起使用。
(3)解痉药
① M胆碱能受体阻断剂,常用药物有硫酸阿托品和654-2,可以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缓解痉挛;
② 黄体酮可以抑制平滑肌的收缩而缓解痉挛,对止痛和排石有一定的疗效,通常剂量为20mg,肌肉注射;
③ 钙离子阻滞剂,硝苯地平10mg口服或舌下含化,对缓解肾绞痛有一定的作用;
④ a-受体阻滞剂:常用的a-受体阻滞剂有坦罗新、坦索罗辛,近期国内外的一些临床报道显示,a-受体阻滞剂在缓解输尿管平滑肌痉挛,治疗肾绞痛具有一定的效果。
对首次发作的肾绞痛治疗应该从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开始,如果疼痛持续,可换用其他药物。吗啡和其他阿片类药物应该与阿托品等解痉药一起联合使用。当预计输尿管结石有自行排出的可能时,可给予双氯芬酸钠片或栓剂50mg,2次/d,3-10天。
此外,针灸刺激肾俞、京门、三阴交或阿是穴也有解痉止痛的效果。
2、外科治疗
当疼痛不能被药物缓解或结石直径大于6mm时,应考虑采取外科治疗措施。
(1)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ESWL):将体外冲击波碎石作急症处置的措施,通过碎石不但能够控制肾绞痛,而且还可以迅速解除梗阻。
(2)输尿管内放置支架,还可以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3)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4)经皮肾造瘘引流术,特别适用于结石梗阻合并严重感染的肾绞痛病例。
治疗过程中注意有无合并感染,有无双侧梗阻或孤立肾梗阻造成少尿,如果出现这些情况需要积极的外科治疗,以尽快解除梗阻。
(二)排石治疗
1、排石治疗的适应症:
(1)结石直径小于0.6厘米;
(2)结石表面光滑;
(3)结石以下尿路无梗阻;
(4)结石未引起尿路完全梗阻,停留于局部少于2周;
(5)特殊成分结石,对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推荐采用排石疗法;
(6)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碎石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的辅助治疗。
2、排石方法
(1)每日饮水2000-3000ml。
(2)双氯芬酸钠栓肛塞:双氯芬酸钠能够减轻输尿管水肿,减少疼痛发作风险,促进结石排出,推荐用于输尿管结石。
(3)口服a-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坦洛新是一种高选择性a-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使输尿管平滑肌松弛,促进输尿管结石排出。
(4)中药:治疗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主,佐以理气和血、软坚散结。常用的方剂如肾石通胶囊、八正散、五淋散和四逆散等。针灸治疗,可以作为辅助疗法。包括体针、电针、穴位注射等。常用穴位有肾俞、中腕、京门、三阴交和足三里等。
(5)溶石疗法:推荐应用于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
尿酸结石:口服别嘌呤醇,根据血、尿的尿酸值调整药量;口服枸橼酸氢钾钠片,以碱化尿液维持尿液PH值在6.5-6.8之间。
胱氨酸结石:口服枸橼酸氢钾钠或碳酸氢钠片,以碱化尿液,维持尿液PH值在7.0以上。治疗无效者,应用青霉胺,同时要注意药物副作用。
(6)适度运动:根据结石部位的不同选择体位排石。
本文系叶小缅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叶小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