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银中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关于大便出血的医学常识

发表者:王银中 人已读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发现大便出血,或厕纸上带血时,定然会有些发慌。也有人在体检时发现大便有血而大吃一惊。其实,大便带血并不意味着有严重的疾病。这儿介绍一些关于血便的原因。以及发现血便后应该的一些处理;或如果你因为血便去找医生时,医生会让你做些什么,用以及时发现身体哪个部分出了问题,并需要及时处理。

这里特别说明的是,有些人已有大便出血,但并没有发现或意识到。其实,有些病人表现的症状,如腹痛,呕吐,体虚乏力,呼吸不畅,腹泻,以及出现体重减轻等。这些症状都是与不同原因/部位大便出血,出血时间长短和出血严重程度有关。

1.大便带血的原因

毫无疑问,大便中带血意味着消化道的某个地方在出血。但有时出血量很少,只能通过医院检查隐血试验时发现隐藏在大便中的血液;其它是在上厕所后的手纸或马桶洁具中发现有血迹。但有时消化道较高位置的出血时,大便会发黑或有柏油样颜色。

归纳起来,大便中带血的原因大致如下:

痔疮。多数内痔或混合痔的表现是大便后手纸或洁具上出现鲜血,除了内心感到恐慌外,并没有其他不舒服。痔疮主要是由于肛门口关闭肛门的静脉血管丛过渡扩张和下垂形成的,出现破损时就有鲜血便了。

息肉或癌。息肉是良性的疾病,但它会长大,并有出血,当然也有会发生癌变。结直肠癌目前在我国很常见的肿瘤,它常会导致大便出血,但有时肉眼不会发现。

③肛裂。在肛门上出现的小的裂伤,有点像发生在口唇上龟裂的豁口。肛裂多数是由于经常解干硬的大便引起,并解便时疼痛感明显。

④肠炎。是由于结肠发炎导致。最常见的原因是肠道的感染或有炎性肠病。

⑤憩室性疾病。检查可以发现有小的口袋从结肠壁上向外凸起。在病变结肠横截面上可以看到,似米老鼠的头像上突出的耳朵。通常憩室并无大碍,但有时会出血或发生感染。

⑥消化性溃疡。是沿着胃或十二指肠内壁出现的溃疡。许多消化性溃疡是因为细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另外,长时间或高剂量服用消炎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和萘普生等也会引起溃疡。

⑦血管畸形。畸形的异常血管易于破裂而导致出血。

⑧食管疾病。食道静脉曲张或食管撕裂会导致严重的大出血。

2.大便出血的诊断

大便出血时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出血原因。并且要提供尽量详细的病史,这样有利于医生诊断出血部位。例如,出现黑便或柏油样大便,就有可能是消化性溃疡,或者是其他上消化道的问题;有鲜血便或紫酱色的大便,预示病变位置可能在较低的消化道,如痔疮或结肠憩室炎等。医生问完病史和体检后,将会有一些辅助检查,以确定出血的原因。

常见的检查归纳如下:

  1. 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检查过程是将头部带有摄像功能的软管,也就是内窥镜,经过嘴,食道,送入胃和十二指肠进行观察。通过这个检查器械,医生能发现出血的部位。内镜下医生还能取一部分组织样本进行检查(也就是活检)。

  2. 结肠镜检查。过程和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相似,只是通过肛门观察整个结肠情况,同时也能做组织活检。

  3. 小肠镜检查。过程和胃镜结肠镜检查像似,可用以检查小肠。有时会使用胶囊内镜,就是吞食一个具有摄像功能的胶囊,当胶囊通过消化道时,会拍摄到小肠肠道内影像,检查出血部位。

  4. X线钡剂检查。通过使用对比材料钡剂,将消化道的影像在X线下显示出来。钡剂可以直接吞服或灌注入直肠。

  5. 胃灌洗。这检查主要是告诉检查医生是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的出血。检查过程是经鼻子将一细管插到胃内,将胃内容物吸出。如果胃内未吸出含血内容物,出血可能已经停止或是下消化道的出血。

  6. 放射性核素扫描。静脉注射少量有放射活性物质后,通过特殊成像设备,观察血流通过胃肠道时具体出血部位。

  7. 血管造影。静脉注射特殊造影剂,通过X线或CT观察血管。发现造影剂漏出血管的部位,就是出血点了。

  8. 剖腹探查。医生打开腹腔检查出血部位。只有在所有其他检查都无法发现出血部位时,才会采用的方法。

  9. 其他检查。包括凝血功能,是否贫血和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等。

3.大便出血的治疗

对于急性出血,医生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先在内镜下对出血部位注射止血剂,电凝或激光止血,或使用止血夹夹闭出血的血管。如果内镜无法止血,医生会使用血管造影下,通过药物闭合出血的血管。

除了控制急性出血,还要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治疗,防止复发。如使用抗菌素治疗幽门螺旋杆菌,使用药物控制胃酸分泌,使用抗炎药物治疗肠炎。通过手术治疗息肉,消化道肿瘤,结肠憩室或炎性肠病等。

对于不同的病因,有一些治疗简单有效,患者可以自行处理。包括进食高纤维素饮食,缓解便秘,有效治疗痔疮和肛裂,也可以使用温水坐浴肛门,有效缓解肛门疾病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