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鹏_好大夫在线
4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预激综合征—心脏传导通路上的捷径

发表者:刘兴鹏 人已读

我在出门诊时经常会碰到患者拿着一张体检心电图前来就诊,询问“医生,我体检发现心电图有异常,说是预激,我没有什么特别的不适感,您看需要治疗吗?”在急诊时,我们也会碰到一些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通过药物或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后,心电图提示为预激综合征。那么到底什么是预激与预激综合征?需要治疗吗?

心脏的传导系统是由负责正常心电冲动形成与传导的特殊心肌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心脏传导系统好比一条传导通路,将由窦房结发出的心电冲动传由心房传导至心室,从而完成一次心动周期。其中,房室结好比这条通路上的路卡,限制了心电冲动的传导速度。然而,部分人群的心电传导通路上会有一些“异常的附加捷径”,这些“捷径”同样可以传导心动冲动信号,而且速度要快于正常的房室传导系统,往往心室的激动是由房室结和“捷径”下传的两部分冲动引起,即QRS波是融合波。因此,所谓的“预激”就是心电冲动提前激动心室的一部分或全体,这些“捷径”是发生预激的解剖学基础。


根据大规模人群统计,预激综合征的发生率平均为1.5‰,预激综合征患者多无器质性心脏病,部分有家族性倾向。可于任何年龄经体检心电图或发作快速性心律失常被发现,多见于男性。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如三尖瓣下移、二尖瓣脱垂及心肌病等可并发预激综合征。预激本身不会引起症状,具有预激心电图表现者,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为1.8%,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中大约80%心动过速发作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5%-30%为心房颤动,5%为心房扑动。大家应警惕频率过快的心动过速,特别是持续发作心房颤动,可恶化为心室颤动或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低血压。

由于“捷径”的不同,预激体表心电图的表现特征有所不同,但最常见的表现为:1、P-R间期小于0.12秒。2、QRS时限大于0.11秒。3、QRS波群起始部顿挫,称为delta波。4、P-J间期正常。5、继发性ST-T改变。部分患者的心电图正常,若无心动过速发作,难以根据体表心电图确诊,我们称之为隐形预激,往往需要通过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

治疗上,若患者从无心动过速发作、或偶有发作但症状轻微者,暂无需给予治疗,可继续观察。如心动过速发作频繁伴有明显症状,应及时给予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射频消融术。对于发作房扑或房颤的预激综合征患者,若出现头晕或低血压应立即电复律。

总之,当患者因体检或发生心动过速诊断为预激综合征时应该及时前往心内科进一步诊治,明确预激综合征的类型、“捷径”的部位。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射频消融术早已成为可以根治预激综合征伴发心动过速的首选治疗方案,且安全性高,不必再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发作。

本文系刘兴鹏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刘兴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5-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