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勇 三甲
李勇 主治医师
肥城市中医医院 外科

阳痿

2284人已读

阳痿指成年男子性交时,由于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的病证。但对发热、过度劳累、情绪反常等因素造成的一时性阴茎勃起障碍,不能视为病态。

病因

1. 禀赋不足,劳伤久病

先天不足或恣情纵欲,房事过度,或手淫、早婚,均可造成精气虚损,命门火衰而致阳事不举。此外久病劳伤,损及脾胃,气血化源不足,可致宗筋失养而成阳痿。

2. 七情失调

情志不遂,思欲过度,忧思郁怒,则肝失疏泄。宗筋所聚无能,而成阳痿。或思虑过多,损伤心脾,气血不足,宗筋失养;或大惊卒恐,伤于心肾,气机逆乱,气血不达宗筋,不能作强,则阳事不举。

3. 饮食失节

过食醇酒厚味,脾胃运化失常,聚湿生热,湿热下注肝肾,经络阻滞,气血不荣宗筋,而成阳痿。

4. 外邪侵袭

久居湿地或湿热外侵,蕴结肝经,下注宗筋,或寒湿伤阳,阳为阴遏,发为阳痿。

病机

基本病机为肝、肾、心、脾受损,气血阴阳亏虚,阴络失荣;或肝郁湿阻,经络失畅导致宗筋不用。病位在宗筋,病变脏腑主要在肝、肾、心、脾。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且多虚实相兼。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成年男子性交时,阴茎痿而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但须除外阴茎发育不良引起的性交不能。

2.常有神疲乏力,腰酸膝软,畏寒肢冷,夜寐不安,精神苦闷,胆怯多疑,或小便不畅,滴沥不尽等症。

3.本病常有房劳过度,手淫频繁,久病体弱,或有消渴、惊悸、郁证等病史。

病证鉴别

阳痿与早泄:阳痿是指欲性交时阴茎不能勃起,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不能进行正常性生活的病证,而早泄是同房时,阴茎能勃起,但因过早射精,射精后阴茎痿软的病证。二者在临床表现上有明显差别,但在病因病机上有相同之处。若早泄日久不愈,可进一步导致阳痿,故阳痿病情重于早泄。

相关检查

阳痿在西医学上有精神性与器质性之别,除常规检查尿常规、前列腺液、血脂外,还可做夜间阴茎勃起实验以鉴别精神性与器质性疾病。如属后者应检查血糖、睾酮、促性腺激素等,检查有无内分泌疾病。还需作多普勒超声、阴茎动脉测压等,以确定有无阴茎血流障碍。排除上述病证后,酌情可查肌电图、脑电图以了解是否属神经性疾患。

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

因本病有虚有实,亦有虚实夹杂者,故首先当辨虚实。标实者需区别气滞、湿热;本虚者应辨气血阴阳虚损之差别,病变脏器之不同;虚实夹杂者,先别虚损之脏器,后辨夹杂之病邪。

治疗原则

实证者,肝郁宜疏通,湿热应清利;虚证者,命门火衰宜温补,结合养精,心脾血虚当调养气血,佐以温补开郁;虚实夹杂者需标本兼顾。

证治分类

1.命门火衰

症状: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精薄清冷,神疲倦怠,畏寒肢冷,面色晄白,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清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壮阳。

方药:赞育丸加减。

常用药:巴戟天、肉桂、仙灵脾、韭菜子、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当归。

2.心脾亏虚

症状:阳痿不举,心悸,失眠多梦,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脾

方药: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熟地黄、枣仁

远志、仙灵脾、补骨脂、九香虫、阳起石、木香、香附。

3.肝郁不舒

症状:阳事不起,或起而不坚,心情抑郁,胸胁胀痛,脘闷不适,食少便溏,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

方药: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香附、郁金、川楝子、当归、白芍、生地黄、枸杞、白术、茯苓 甘草。

4.惊恐伤肾

症状:阳痿不振,心悸易惊,胆怯多疑,夜多噩梦,常有被 惊吓史,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益肾宁神。

方药:启阳娱心丹加减。

常用药:人参、菟丝子、当归、白芍、远志、茯苓、龙齿、石菖蒲、柴胡、香附、郁金。

5.湿热下注

症状:阴茎痿软,阴囊潮湿,瘙痒腥臭,睾丸坠胀作痛,小便赤涩灼痛,胁胀腹闷,肢体困倦,泛恶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丹皮、山栀、黄芩、木通、车前子、泽泻、土茯苓、柴胡、香附、当归、生地黄、牛膝。

其他疗法

针灸治疗

1. 命门火衰

主穴:关元、中极、太溪、次髎、肾俞、命门、三阴交。

操作:针用补法。中极穴针尖向下斜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次髎以65°角朝向耻骨联合深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关元、肾俞、命门加灸。

2. 心脾亏虚

主穴:关元、中极、次髎、脾俞、足三里、三阴交、心俞、章门、神门。

操作:针用补法。中极穴针尖向下斜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次髎以65°角朝向耻骨联合深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脾俞、足三里加灸。

3. 肝郁不舒

主穴:中极、太冲、次髎、肝俞、阳陵泉、期门。

操作:针用泻法。中极穴针尖向下斜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次髎以65°角朝向耻骨联合深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

4. 湿热下注

主穴:中极、曲骨、次髎、三阴交、膀胱俞、阴陵泉。

操作:针用泻法。中极穴针尖向下斜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次髎以65°角朝向耻骨联合深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

5. 惊恐伤肾

主穴:中极、百会、次髎、肾俞、神门、三阴交、气海、心俞。

操作: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中极穴针尖向下斜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次髎以65°角朝向耻骨联合深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

转归预后

本病之预后,视不同病机与病情轻重不同而异,大多预后良好。恣情纵欲或思虑过度而致命门火衰,气血亏损者,适当治疗与调养,精血自能恢复。对肝郁、惊恐、湿热而致气机不畅,气机逆乱,经络阻遏者,当各种病理因素去除后,病情亦可向愈。但对先天不足,天癸缺失,或久病痰瘀闭阻经络者,则预后大多不良。

预防调护

1.控制性欲,切忌恣情纵欲,房事过频,手淫过度,以防精气虚损,命门火衰,导致阳痿。宜清心寡欲,摒除杂念,怡情养心。

2.不应过食醇酒肥甘,避免湿热内生,壅塞经络,造成阳痿。

3 .极治疗易造成阳痿的原发病,如糖尿病、动脉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皮质醇增多症等。

4 .情绪低落,焦虑惊恐是阳痿的重要诱因。精神抑郁是阳痿患者难以治愈的主要因素。调畅情志,怡悦心情,防止精神紧张是预防及调护阳痿的重要环节。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李勇
李勇 主治医师
肥城市中医医院 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