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肠结核病怎么办?
肠结核为消化系统结核中最常见者。绝大多数继发于肠外结核病,特别是空洞型肺结核。据统计,25%~50%的肺结核病人可并发肠结核。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下,男女之比约1∶1.85。肠结核的来源主要是食入性的,由于咽下含结核杆菌的痰液而引起,偶尔可以来自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亦可来源于血源性或腹腔、盆腔其他脏器结核的直接蔓延。
肠结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是因结核杆菌侵犯肠道而引起的慢性感染。绝大多数继发于肠外结核,特别是开放性肺结核。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女略多于男。
肠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约90%由人型结核杆菌引起。罹患年龄大多为20~40岁,女性略多于男性。
结核杆菌侵犯肠道主要是从口感染。患者多有开放性肺结核或喉结核,因经常吞下含结核杆菌的痰液,而引起本病;或经常与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共餐,忽视餐具消毒隔离,也可致病;若饮用未经消毒的带菌牛奶或乳制品,也可发生牛型结核杆菌感染。
此外,肠结核也可由血行播散引起,见于粟粒型结核,或由盆腔结核或结核性腹膜炎等直接蔓延而来。
结核病的发生与否,取决于人体和结核杆菌相互作用的结果。经上述途径而被感染仅是致病的条件,只有当入侵的结核杆菌数量较多、毒力较大,并有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或局部抵抗力削弱时,才能发病。
肠结核的好发部位为回盲部,其他部位依次为升结肠、空肠、横结肠、降结肠、阑尾、十二指肠和乙状结肠等处,少数见于直肠,偶有胃结核的报道。
结核杆菌易在回盲部引起病变,主要和下列因素有关:
(1)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肠内容物在通过回盲括约肌前,滞留于回肠末端的时间较长,加之结肠近端反蠕动,使肠内容物在盲肠逗留的时间更久,这样就增加了结核杆菌对回、盲肠粘膜接触和侵犯的机会。
(2) 回盲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而结核杆菌最易侵犯淋巴组织。
一般来说,肠结核可分为常见的溃疡型和少见的增生型两种,其病理变化随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力与过敏反应的情况而定。如果人体过敏反应强,病变以渗出性为主,当感染菌量多、毒力大,可有干酪样坏死,形成溃疡,称为溃疡型肠结核。腹泻是本型结核的常见症状之一。如果机体免疫状态良好,感染较轻,则表现为肉芽组织增生,进一步可纤维化,称为增生型肠结核,本型常以便秘为主要表现。
多数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典型临床表现归纳如下:
一、腹痛 因病变常累及回盲部,故疼痛最常见于右下腹,触诊时可发现局限性压痛点。疼痛亦可位于脐周,疼痛一般较轻,呈隐痛或钝痛,亦有表现为间歇性疼痛,常于进餐时或餐后诱发。增生型肠结核并发肠梗阻时,腹痛主要为绞痛,并有肠梗阻的相应症状。
二、腹泻与便秘 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症状之一,这是因肠曲炎症和溃疡的刺激,使肠蠕动加速、排空过快以及继发性吸收不良所致。排便一般每日2-4次,多为糊状便,轻者仅含少量粘液,严重者腹泻可每日多达10余次,便中有粘液及脓液,血便较少见。此外还可间有便秘,粪便呈羊粪状,或腹泻一便秘交替出现。
三、腹部肿块 主要见于增生型肠结核,肠壁局部增厚形成肿块。当溃疡型肠结核和周围组织粘连,或并有肠系膜淋巴结核等,均可形成肿块而被扪及。腹块常位于右下腹,中等硬度,可有轻压痛。
四、全身症状 溃疡型肠结核常有结核毒血症,如午后低热、不规则热,弛张热或稽留热,伴有盗汗,可有乏力、消瘦、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症状和体征,并可有肠外结核特别是结核性腹膜炎、肺结核等有关表现,增殖型肠结核多无结核中毒症状,病程较长,全身情况较好。
肠结核的治疗与肺结核一样,均应强调早期、联合、适量及全程用药。
一、休息与营养 合理的休息与营养应作为治疗结核的基础。活动性肠结核应强调卧床休息,减少热量消耗,改善营养,增加机体抗病能力。
二、抗结核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选择、用法详见肺结核。一般可分长疗程法与短疗程法:
(一)长疗程法 此系标准疗法,用异菸肼、链霉素两药或加对氨基水扬酸三药联合应用。全程需12-18个月。
(二)短疗程法 疗程缩短至6-9个月其疗效与复发率和长疗程法取得同样满意效果。一般用异菸肼和利福平二种杀菌剂联合,对严重肠结核或伴有严重肠外结核者,宜加链霉素或吡嗪酰胺或乙胺丁醇 三药联合。
疗程中需注意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及其他户作用发生。
三、对症处理和手术治疗 腹痛可用颠茄、阿托品或其它抗胆碱药物。不完全性肠梗阻有时需行胃肠减压,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有贫血及维生素缺乏症表现者,对症用药。
手术治疗主要限于完全性肠梗阻,或部分性肠梗阻经内科治疗未见好转者,急性肠穿孔引起粪瘘经保守治疗未见改善者;大量肠道出血经积极抢救未能止血者。此外,对增生型结核也可考虑部分手术治疗。
肠结核常继发于肺结核,故应对原发病诊断,积极治疗,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患者避免吞咽痰液及不随地吐痰,牛奶应充分消毒。
对肠结核的预防,应着重在肠外结核的早期诊断与积极治疗。广泛进行有关结核病的卫生宣教,教育肺结核或喉结核患者不要吞咽唾液,并保持大便通畅。日常生活应注意饮食卫生,在公共场所进餐时提倡用一次性碗筷进餐,牛奶应经过灭菌消毒。
本文是朱苏宝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