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长江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典型病例

腹膜后肉瘤的术后复查与复发

发表者:华长江 人已读

腹膜后肉瘤的术后复查与复发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发病率为0.3-1.0%,占软组织肿瘤的11-14%,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中恶性肿瘤占60-85%。因其位置隐蔽,生长环境广阔,早期诊断困难,发现时多属中晚期,并且有1/3的病例容易误诊、误治。所以无论是恶性/良性肿瘤,在外科切除肿瘤术后很容易复发,称为复发性腹膜后肿瘤(RRT)。近来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切除率一般为53-95%。但肿瘤全切除术后复发率较高,良性肿瘤术后复发率为10%左右,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率为50-80%。除了原发肿瘤自身的特点和肿瘤性质外,首次手术切除肿瘤的彻底性是决定术后复发与否的主要因素。肿瘤复发时间在术后1-10年,而恶性程度高者多在术后2年内复发。

介绍两个典型病例,以提高感官认识。

1、及时复查,得到肉眼彻底切除。男性,53岁,3年前在外院行腹膜后脂肪肉瘤切除术,当时肿瘤直径15cm。此后每年复查,一月前CT发现腹腔肿块。2015-6-8再次手术予以完整切除肿瘤(如图),病理报告:脂肪肉瘤,包膜完整。

2、复查不及时,姑息切除巨大复发肿瘤。女性,50岁,第一次手术为20138,因发现左腹部肿块半月,由外地来本院就诊。经检查,除了贫血(9.3)、低蛋白血症(总蛋白53.3<55< span="">,前白蛋白171<200< span="">),其余指标基本正常。外院CT显示腹膜后两个相连的巨大肿块如图。完成基本检查后,进行了经股动脉腹腔动脉造影检查,基本明确了腹腔动脉干、肠系膜上下动脉与肿瘤的关系,如图。于88日进行手术探查,行肿瘤联合胰体尾、脾脏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瘤位于腹膜后,上至膈下贴近贲门,下到脐下125px与部分降结肠、部分回肠紧密粘连,右至左肝下并将肝十二指肠韧带推向右侧,左至结肠脾曲,与胰腺体尾部粘连紧密,长径达32cm,横径达20cm

此后病人家在连云港,未能定期复查,一年前曾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一月前发现肿瘤复发。如图示,肿瘤原位复发,与第一次图像相似,但侵犯部位向上扩张至胃后壁包括贲门周围,有多个籽灶。2015-10-20予行肿瘤姑息性切除,合并全胃切除术。病理报告与第一次相同,部分去分化。

给我们的警示:

由于不同人群的文化差别,导致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一,包括医疗人员也存在认识的差距。对于这些比较少见的疾病,一定要到专科医院就诊,并在术后听从医嘱。

在原发肿瘤切除术后应严密随访,一般B超检查为首选,首次术后3个月即应开始,发现复发肿瘤或可疑者再作CT检查或磁共振成像,以便清楚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界与周围脏器和大血管关系,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主要依据。而复发的肉瘤,复查时间应当提前,术后一个月开始检查。

由于复发肉瘤侵犯范围比原发肿瘤更广,器官与血管易受累,生长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界限不清,多源性血液供应,治疗常感十分棘手。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多数恶性程度相对较低,故普遍认为对复发肉瘤的治疗不应随意放弃而应持积极的态度,仍有治愈的希望。只要病人一般情况尚好,没有明显的手术禁忌证,仍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原则:(1)应力争再切除肿瘤,但比原发肿瘤更难切净,应辅以相应的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的综合方案;(2)对确实不能完全切除者作大部分切除或多次分期手术也有必要,可用肿瘤毁损的治疗方法,减少肿瘤负荷,延长生存期。

腹膜后肉瘤因很少远处转移(5-23%),多为腹膜后原位复发,肿瘤可有假包膜,积极随访易于早期发现,为再手术切除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再切除率在50-88%左右,三次复发切除率30%左右,与病情及医院条件有关。





本文是华长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5-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