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立春
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
神经内科
警惕“毁容病”卷土重来
5553人已读
2009年1月25日是第56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这一天正好是我国的农历的除夕。在农历新年到来之际重温麻风病----这种肆虐地球2000年的古老的毁容性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希望对我们的新生活有所裨益。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神经,如果不治疗可引起皮肤、神经、四肢和眼的进行性和永久性损害,导致病人毁容。
麻风病以前主要在偏远山区流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接近绝迹。近几年来,大量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其中可能就有麻风病患者。据报道山东省、广东省和北京市近年的新发麻风病人都较前有所上升。因此,在城市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务人员发现外来人口出现无痛性皮疹、溃疡或者局部皮肤麻木的患者应当警惕麻风病的可能,必要时可请感染科会诊以避免漏诊。
作为大众应当了解麻风病的传播方式:1.呼吸道反复吸入含有麻风菌的分泌物;2.破损的皮肤接触含有麻风菌的污染物;3.接触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而造成感染。
值得欣慰的是95%以上的健康人群对麻风杆菌有天然的抵抗力,即使感染上麻风杆菌后,免疫系统也会杀灭麻风杆菌。况且随着医学的进步,麻风病现在已经象肺结核一样可以治愈了,所以专家告诫我们:麻风病可防可治,既要对麻风病保持警惕,同时也不必过于恐慌。应了那句老话,对于所有的传染病,最好的防御武器就是一个健康的身体。
本文是周立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