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邹俊勇 三甲
邹俊勇 主任医师
宁波市第二医院 呼吸内科

西行不列颠

1253人已读

初到伦敦,还是初秋,暖暖的阳光,蔚蓝的天空,伦敦塔桥下泰晤士河静静流淌。时间飞逝,转眼已是落叶纷纷,树捎染黄,到处是深秋的景致,不知不觉到伦敦已有一月有余了。

最初的一周是在皇家自由医院(Royal Free Hospital)进行始业教育。该医院成立于1828年,最初是当地几位绅士联合发起的慈善医院,如今则是英国国家健康体系国民医疗卫生服务(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的成员、伦敦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据说英国最好的学生不在剑桥,不在牛津,而在伦敦大学医学院),在许多医疗领域都处于英国尖端水平,床位1500张,最近因收治了3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护士而非常出名。始业教育内容广泛,首先是对医院的介绍,包括了医院的起源、理念和目标,接下来的内容是对医院防火系统、网络系统以及图书馆资源的介绍。让人觉得耳目一新的是接下来的内容:关于如何对痴呆病人进行关爱,又如何对活动困难老人及儿童进行保护。这一段教育持续了很长时间,其中有一段影片是关于痴呆老太太眼中的世界以及她遇到的困扰,影片放完后还让我们进行了小组讨论,不列颠医院对于病人的关爱令人印象深刻。

接下来的日子大多在Barnet Hospital度过,它是皇家自由医院的分院,规模不大,但很精致,从里到外一切井井有条。有总台接待,有志愿者服务。记得第一次到Barnet Hospital,帮助我找到门诊的志愿者竟是一位年轻的脑瘫患者,他看见我在东张西望,就开着他的轮椅车过来, “Can I help you?”然后几句交谈后就把我带到了目的地,大家都非常开心。作为一名残疾人士这么热心于志愿者工作,看来在英国,志愿者理念也是深入人心。

与前几批因宁大医学院项目来伦敦的同事不同,我进修的是临床医学,因此我与临床的接触较多。我所在的病房叫“胡桃木病房”(Walnut Ward),24张床位,有2位consultant(相当于我们主任医师),一位是 Dr.Rama Vancheeswarm(来自印度),一位是Dr. Sajid Khan(来自巴基斯坦),3位specialist registrar(相当于主治医师),3位住院医师以及实习医师(其中有一位父母来自日本,出生于伦敦)。男性护士长1名,手下21名护士,另外还有9个health care assistant(相当于护工)。每个人都非常热心,工作气氛尤其融洽,这里没有印巴冲突,也没有中日争端,更没有种族歧视,感觉一切只有为病人服务。让我觉得奇怪的是有几位工作人员,不是医师,也有别于护士,仔细一问才知道果然不同。容我一一介绍,一位是临床药师(pharmacist),与我们呼吸科的芦小燕药师工作内容相似,只是更加注重临床,对医师开处的医嘱根据指南与药品说明书,对于药品的选择以及剂量进行严格把关;一位是物理治疗师(physiotherapist),负责为病人个体化制定物理治疗计划,包括呼吸操与咳痰训练等;一位是职业治疗师(occupational therapist),负责制定病人出院后的康复计划;还有一位是语言治疗师(speech therapist),知道是干什么的吗?顾名思义以为是对病人进行语言训练,但她告诉我,在呼吸科她主要管的是病人的饮食安全,包括吞咽训练,及饮食管理,避免呛咳与误吸的发生。这些职业的设定让我感受到一个医疗体系可以为病人所做的原来可以是这么细致。在病房,你可以到处看到医师随意的坐在床上或趴在床边握着病人的手与病人慢慢聊天,护工单膝跪在地上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服务,护士轻松又快乐的与病人边交流边服务,这些场景都是那么自然,仿佛一切就该如此。

医院的设备当然是好的,所用的都是国际顶端产品,但我发现在硬件方面,相比国内,差距不大,甚至技术水平而言,我觉得相差也并不太多。而让我羡慕的是:每周一次汇集放射专家、病理专家以及内外科医师的肺癌多学科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 )讨论,一次全院多学科的交流或病例讨论,以及一次放射科医师与呼吸科医师交流会,每一次会场的气氛都是特别热烈,我想,在这样的条件下医生的医术以及病人安全系数的提高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吧。

最后说一下门诊,因为英国强大的GP系统(相当于全科医师,我们的社区医生),大多数病人的问题都在GP处就能解决。如果解决不了,GP会给专科医师写一份介绍信并进行预约,信里会详细描写病人的以往病史,用药情况,此次就诊的症状以及目的。肿瘤病人会在2周内接诊,而普通病人就可能排到1月以后了。门诊并不忙,半天时间一般是看10个到20个病人,老病人快一点10分钟即可,新病人则需要20分钟时间,交流时间充分,医患关系自然融洽。我们宁波现在进行的医联体所做的工作应该与GP系统相似,双向转诊,既不会让社区医院太空,也不会让大医院太忙,非常不错。但要真正让这个系统运转起来,可能还需要医院、患者以及政府三方的努力。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我们还遇见了十年一遇的中国元首访英。英国女王与首相卡梅伦对习大大与彭麻麻的到访极为重视,接待规格非常之高。英国的媒体也是铺天盖地的报道,到访伦敦当日,从白金汉宫到东方文华大酒店布满了中英两国的国旗,欢迎的人群达万人之多,此时此刻作为华人,自豪之情无以言表。

本文系邹俊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邹俊勇
邹俊勇 主任医师
宁波市第二医院 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