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俊志 三甲
王俊志 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皮肤科

教你认识足癣

1835人已读

足癣是致病性皮肤癣菌在足部引起的皮肤病,相当于中医文献所说的“脚湿气”、“臭田螺”,因足丫糜烂流滋而有特殊臭味而得名,好发于成年人,尤其是穿胶鞋、球鞋、塑料鞋者最易发生,夏秋季节加重。其发病与密切接触传染源有关,如公用木盆、拖鞋等。

足癣最常见的有如下五种类型:1)角化过度型 主要表现为皮肤角化过度,粗糙无汗。病损多位于足跟、足跖及足旁;2)丘疹鳞屑型 足跖有明显的小片状脱屑,呈弧形或环状附于皮损的边缘,并可在皮损增厚的基础上发生红斑,丘疹,此型最常见;3)水疱型 常位于足趾及足缘,呈群集或散发的小水疱,瘙痒明显。有时损害扩展蔓延,可融合成为大水疱。此型以热天多见;4)趾间糜烂型 一般好侵犯第三四趾间,潮湿浸渍糜烂,伴有多汗,奇痒难忍。此型常可因细菌继发感染而发生恶臭,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可终年不愈;5)体癣型 可有上述诸型尤其是丘疹鳞屑型、水疱型发展至足背而来,实际已是足癣、体癣同时并发,伴有剧痒,夏季尤其多见。

对于足癣的治疗,我在临床中一般采用外治疗法,每收良效。首先用中药止痒洗剂(组成:苦参、白鲜皮、土槿皮、土大黄、川椒、百部、白矾、黄柏、当归、紫草、防风)熬水,内加9º米醋,先熏后洗,待干燥后,外用克霉唑软膏和新矫气药膏(交替使用),此法既经济又实用,临床每受患者赞誉。一旦患了足癣,一定要积极治疗,否则会引起一些并发症诸如甲真菌病、体癣、丹毒、蜂窝织炎、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癣菌疹、象皮肿等,所以要防患于未然,控制在早期。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如何来预防它呢?1)经常保持足部皮肤清洁、干燥,勿用双手搔抓;2)夏天尽可能不穿胶鞋,多穿布鞋或凉鞋;3)脚盆、脚布、拖鞋等用具要分开使用;4)患足癣者穿过的鞋袜要与其他衣物分开洗,最好用开水烫过或放在阳光下暴晒。

王俊志
王俊志 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