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蒋碧明 三甲
蒋碧明 主任医师
泉州市正骨医院 骨伤科(上肢科)

手法整复治疗陈旧性经舟月骨周围脱位1 例

2599人已读

蒋碧明

(泉州市正骨医院, 福建泉州362000)

关键词: 经舟月骨周围脱位; 手法整复

中图分类号: R274. 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425627 (2004) 0520026201

收稿日期: 2004206203

经舟月骨周围脱位临床上少见, 由于腕骨大部分不规则相互关节, 在不同X 线片上均有重叠, 加上临床医生经验不足, 检查不细, 腕部解剖不熟悉, 临床上容易漏诊, 延误治疗, 造成手法整复治疗难度加大。2003 年5 月我科收治了1 例误治21 d 的病例, 经手法整复治疗, 随诊1 a, 功能恢复良好,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例1 ] 陈某某, 男, 22 岁。2003 年4 月20日因骑摩托车不慎摔伤, 右腕着地致腕部肿痛、畸形、活动受限, 就诊于当地医院, 误诊为腕部扭伤,给予外敷中药等处理, 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伤后21 d 转诊于我院, 症见右腕肿痛, 局部压痛, 纵向叩击痛, 腕部屈伸功能受限, 无神经压迫症状, 经X 线片检查诊断为右腕经舟月骨周围脱位, 给予手法整复治疗。患臂旋前位, 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显效后, 取坐位, 肩关节外展90°, 肘关节屈曲90°, 2 位助手分别握住患者肘关节和手掌, 远端助手使腕部在背伸位作适当牵引和摇摆, 使患腕充分松解后, 术者双手拇指在腕背侧推住头状骨近端向掌侧倾斜以连接月骨, 双手食指重叠在腕掌侧按住月骨凹面的远端。这时在腕背伸的适当牵引中, 拇指和食指用力作相向推按动作, 即推头状骨近端和按月骨凹面远端, 然后屈曲腕关节。经过如此2 次整复后成功, C 臂X 线透视证实。掌屈30°, 桡偏位石膏固定, 2 周后改为中立位, 3 周后改为功能位管型石膏固定, 3 个月后解除石膏行功能锻炼。治疗前后X 线片见图1、图2。

按: 经舟月骨周围脱位的受伤机制主要为腕背伸尺偏及腕中部旋转的暴力所致, 本例患者骑摩托车受伤时, 手先着地, 而暴力直接对着手掌部, 手腕轻度背伸, 则暴力可直接推其(下转第61 页) (上接第26 页) 余腕骨脱位于月骨之后, 同时舟骨被桡骨远端关节面锐利的背侧缘或茎突缘截断造成舟骨腰部骨折; 暴力继续作用, 造成舟骨远折端连同头状骨向背侧移位, 形成经舟月骨周围脱位。经舟月骨周围性脱位X 线示: 舟骨骨折, 腕骨的正常关系紊乱, 月骨和月骨近端与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关系正常, 其它腕骨和舟骨远折端向背桡侧移位, 头状骨的前后韧带均可发生断裂, 而月骨的掌、背侧韧带却完好。月骨的滋养动脉主要从掌背侧非关节面处入月骨, 说明月骨的滋养动脉完好,月骨血供良好不易坏死, 故手法整复治疗陈旧性经舟月骨周围脱位符合其损伤机制和局部解剖学依据。本病例误治21 d, 造成关节间隙有肉芽组织填塞, 局部软组织粘连挛缩, 腕掌背侧韧带紧张挛缩, 造成手法整复难度加大。由于充分认识到经舟月骨的病理特点, 在充分麻醉下, 解除肌肉韧带组织痉挛, 在适当的牵引下, 给予充分的摇摆, 松解关节间隙粘连, 再配以轻巧的推按手法复位, 避免了反复暴力复位造成新的损伤, 引起局部出血及微循环障碍, 避免滋养血管损伤, 造成经舟月骨坏死。在复位后C 臂X 光透视中, 我们发现移位的舟状骨则同时正确对位, 但骨折端存在分离。因此, 我们采用腕部掌屈桡偏固定, 缩小了骨折端的分离, 增加了骨折的稳定性, 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蒋碧明
蒋碧明 主任医师
泉州市正骨医院 骨伤科(上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