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程志鹏 人已读
早在远古时期,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就已经意识到音乐对健康的作用。据史书记载,楚国时期有位太子因“宅居”深宫太久,患上了抑郁症,于是请御医用音乐配合针灸疗法治疗最终重获健康。那么传统祖国医学是怎样将音乐与医学相结合来防治疾病的呢?
中医音乐疗法源于阴阳五行学说,中医的阴阳平衡协调观在音乐的音调高低、音色清浊、音量强弱、节奏快慢等方面均有体现。如节奏分离、音响强烈的刺激型音乐属阳,节奏轻缓、旋律圆润的安静型音乐属阴。用音乐的阴阳属性来补偏救弊,协调机体阴阳平衡。《黄帝内经》依据五行规律, 运用角、徵、宫、商、羽五音,针对不同病证,按不同音调、音量、节奏、旋律对脏腑的作用不同而产生的情志反应,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五音疗法”,即“宫动脾, 商动肺, 角动肝, 徵动心, 羽动肾”,构建了世界医学中最早的声学医学理论框架。
中医音乐疗法是建立在中医理论之上,强调人体形与神的统一和心理与生理的共同作用,通过平衡机体的阴阳,达到整体的平衡。中医音乐疗法的作用主要有:平衡阴阳、扶助正气、调畅情志、调和气血、健脑益智、延年益寿等。
实施中医音乐疗法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及性格不同来辨证选曲。根据《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五形人的不同特点,对木形人选角音,火形人选徵音,土形人选宫音,金形人选商音,水形人选羽音。性格内向型者宜选开阔、欢快的如《解放区的天》、《采茶扑蝶》、《喜洋洋》等乐曲。性格外向型者应多听细腻、优美的如《梁祝》、《江河水》、《春江花月夜》等乐曲。对脾气虚患者,宜选温和悠扬和谐的宫调乐曲,在进餐时或进餐前后施乐,能起到补其不足,促进脾胃功能恢复的作用。五行音乐对脏腑及情志分别有着以下作用:角调乐曲,可以疏肝利胆、保肝养目、平和血压、宁心安神;徵调乐曲,能调理神志、疏导血脉、平稳血压、疏通小肠、祛毒疗伤;宫调乐曲,有养脾健胃、补肺利肾、泻心火作用;商调乐曲,能帮助扩充肺腑,加大肺活量、养阴保肺、补肾利肝、泻脾胃虚火;羽调乐曲,能保肾藏精、强壮肾功能、疏导下腹泄毒、平衡免疫系统。据此可以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按照五脏病证分属五行的不同,并结合患者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选乐。如肝病用角音, 脾病用宫音, 心病用徵音, 肺病用商音, 肾病用羽音等。
中医音乐疗法作为身心并调的独特疗法、心身疾病的重要康复手段,已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神经衰弱、头痛、脑卒中后遗症、老年痴呆、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病、失眠、焦虑、各种疼痛性疾病、癌症、亚健康状态、自闭症等诸多方面显示了其良好的疗效并逐渐被广大患者认可和接受。
本文是程志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