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漆学良 三甲
漆学良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二附院 神经内科

《家庭医生报》-坚持服药预防脑卒中

2104人已读

《家庭医生报》2015年8月31日 第35期 总第1541期 第6版 家庭用药

坚持服药预防脑卒中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博士 漆学良

脑卒中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原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70%。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预防和不可预防两大类,应积极控制可预防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吸烟等。预防药物包括抗栓药物、降压药物、降脂药物、降糖药物等。

1. 抗栓药物—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

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能显著降低脑血栓的发生风险,目前偱证医学证据充分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单药治疗,需要长期用药。部分高危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可选择短期内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如果是心源性栓塞患者(如合并心房颤动等),推荐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需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如果无监测条件,可以选用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

2. 降压药—血压管理

对于既往未接受降压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患者,发病数天后如果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应启动降压治疗。而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长期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如没有绝对禁忌症,发病数天后应重新启动降压治疗。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的选择及降压目标值应个体化。

3. 调脂药—血脂管理

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无论是否伴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证据,均推荐高强度他汀类药物长期治疗减少脑卒中风险。他汀类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总体上是安全的。有脑出血病史时,需权衡风险和获益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期间,如果监测指标异常或出现相应临床表现,应及时减药或停药观察,老年患者或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初始剂量不宜过大。

4. 降糖药—血糖管理

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应接受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监测,无明确糖尿病史的患者在急性期后应常规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筛查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对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和(或)药物干预能预防缺血性卒中。可以使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类,药物控制不佳时,可选用胰岛素控制。

5. 其他

对于吸烟患者,建议立即戒烟,必要时可以使用尼古丁替代产品或口服戒烟药物。缺血性卒中患者应避免被动吸烟,远离吸烟场所。对于血同型半胱氨酸轻度至中度增高患者,补充叶酸、维生素B6以及维生素B12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或能减少脑卒中复发风险。对于血液内纤维蛋白原增高患者,可使用降纤药物如蚓激酶胶囊。中成药如银杏叶制剂、血塞通滴丸、脑心通胶囊可能对于预防脑血栓有一定效果。

漆学良
漆学良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二附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