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小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健康教育

前列腺炎:男人的难言之隐

发表者:陶小华 人已读

一、定义

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在泌尿外科男性患者50岁以下中占首位。

1995NIH制定了一种新的前列腺炎分类方法:

I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Ⅱ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

其中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远较细菌性前列腺炎多见。

二、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有:

1.排尿不适,如尿频、排尿时尿道灼热、疼痛;

2.局部症状:后尿道、会阴和肛门处坠胀不适感,下蹲、大便及长时间坐在椅子上胀痛加重;

3.放射性疼痛:疼痛不局限于尿道及会阴部,可放射至大腿及腰部等;

4.性功能障碍:如性欲减退、射精痛、早泄等。

三、治疗

首先要进行临床评估,确定疾病类型,针对病因选择治疗方法,对疾病的错误理解、不必要的焦虑以及过度节欲会使症状加重。前列腺炎可能是一种症状轻微或全无症状的疾病,也可能是一种可自行缓解的自限性疾病,也可能是一种症状复杂,导致尿路感染、性功能障碍、不育等的疾病,对患者的治疗既要避免向患者过分渲染本病的危害性,也要避免对本病治疗采取简单、消极、盲目偏重抗生素治疗的态度,应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1.抗菌治疗

前列腺液培养发现致病病原体是选择抗菌药物治疗的依据。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若有细菌感染征象,经一般疗法治疗无效,亦可适当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需注意前列腺腺泡与微循环间存在由类脂膜构成的前列腺-血屏障,妨碍了水溶性抗生素通过,大大降低了治疗效果。当有前列腺结石存在时,结石可成为细菌的庇护体。上述诸因素构成了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上的困难,需要较长的疗程,且容易复发。

目前多主张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或左旋氧氟沙星。若无效继续用8周。复发且菌种不变,改用预防剂量以减少急性发作,使症状减退。长期应用抗生素若诱发严重副反应,如假膜性肠炎、腹泻,肠道耐药菌株滋长等,需更换治疗方案。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否适宜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临床上仍有争论。“无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也可使用对细菌和支原体有效的药物,如喹诺酮类药物,SMZ-TMP或单用TMP,与四环素、喹诺酮类药物并用或间隔使用。如果抗生素治疗无效,确认为无菌性前列腺炎者,则停用抗生素治疗。此外,用双球囊导尿管封闭前列腺部尿道,从尿道腔注入抗生素溶液反流入前列腺管,亦可达到治疗目的。

I型主要是广谱抗生素,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Ⅱ型推荐以口服抗生素为主,选择敏感性药物,疗程为4~6周,期间应对患者进行疗效阶段性评价。Ⅲ型可先口服抗生素2~4周,再评估疗效。同时辅以非甾体抗炎药,α-受体拮抗剂,M-受体拮抗剂等改善排尿症状和疼痛。IV型无需治疗。

2.消炎、止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可改善症状,一般使用消炎痛内服或栓剂,中药使用消炎、清热、解毒、软坚药物亦收到一定效果。别嘌醇能降低全身及前列腺液中的尿酸浓度,理论上它作为自由基清除剂,还可清除活性氧成分,减轻炎症,缓解疼痛。不失为可选用的辅助治疗方法。

3.物理治疗

前列腺按摩可排空前列腺管内浓缩的分泌物以及引流腺体梗阻区域的感染灶,因此对顽固病例可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每3~7天做前列腺按摩。多种物理因子被用作前列腺理疗,如微波、射频、超短波、中波和热水坐浴,对松弛前列腺、后尿道平滑肌及盆底肌肉,加强抗菌疗效和缓解疼痛症状有一定好处。

4.M-受体拮抗剂

对伴有膀胱功能过度活动症表现如尿急,尿频,夜尿增多但无尿路梗阻的前列腺炎患者,可以使用M-受体拮抗剂治疗。

5.α-受体拮抗剂

前列腺痛、细菌性或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膀胱颈及尿道平滑肌张力都增加,排尿时后尿道内压增高致尿液反流入前列腺管,是引起前列腺痛、前列腺结石及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重要原因,应用α受体拮抗剂有效地改善前列腺痛及排尿症状,对防止感染复发有重要意义。α受体拮抗剂宜用较长疗程,使有足够时间调整平滑肌功能,巩固疗效。

6.前列腺按摩及热疗

前列腺按摩是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研究显示适当的前列腺按摩可促进前列腺管排空,增加局部药物浓度,进而缓解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热疗主要利用多种物理手段所产生的热效应,增加前列腺组织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效应和消除组织水肿,缓解盆底肌肉痉挛等。

7.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可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摘除能够达到治愈的目的,但是要慎用。由于前列腺炎通常累及腺体的外周带,因此,前列腺电切术难以达到治疗的目的TURP能够去除前列腺的结石和前列腺导管附近的细菌感染病灶,有益于降低外周带病灶的再感染。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可导致反复尿路感染及不育。

8.其他治疗

包括了生物反馈治疗,经会阴体外冲击波治疗,心理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

四、必要的卫生保健常识

1.性生活(排精)规律,保持在一周23次,尽量安排在早晨,然后大量喝水冲刷尿道。

2.不抽烟,不喝酒,少吃辛辣、油腻、厚味、发物。

3.每天增加睡眠12小时,每天运动30分钟左右(运动前1小时不要饮水,且用药后、餐后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吸收),运动最好是慢跑加更多下体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和不运动。体育运动中,羽毛球、气排球的扑球、扣球时的前倾、后仰、屈伸等动作和瑜伽练习时的腹部旋转、挤压、提肛等动作,对前列腺具有按摩作用,可疏通前列腺导管,使前列腺液分泌旺盛,缓解疼痛,消除炎症。

4.均衡饮食,少食多餐(坚决不能吃得太饱,各种主食、蔬菜、水果、鸡肉、猪肉最好),保持大便通畅。特别强调晚餐对排便的影响,晚餐要少而且早。

5.多喝水,喝水最好安排在早上和中午,睡前2小时不要饮水。

6.避免着凉,特别是洗澡的时候要注意。保持前列腺部位温度,非常重要。

7.保持精神愉快。

五、前列腺炎问与答

1.我做前列腺液检查,发现白细胞很多,是不是前列腺炎很重呀?

答:不是的,前列腺炎的严重程度是根据其症状对你的影响来确定的,与前列腺液白细胞的高低没有关联。也就是说白细胞高并不代表前列腺炎严重,反之白细胞低也并不表示前列腺炎很轻。同时,前列腺炎治疗是不是有效果,也不是以治疗后白细胞高低来判断,而是以症状是不是有所改善来判断。

2. 怎么知道我前列腺炎是轻还是重?

答:国际上判断前列腺炎轻重程度是有标准的,主要是根据病人的症状程度。如果你排尿不舒服程度明显、或者下腹部会阴等地方疼痛不适症状严重,而且这些症状对你的工作生活影响也比较大,说明前列腺炎比较严重。反之,如果你排尿不适以及疼痛等等症状轻微,且对你生活质量影响比较小,前列腺炎也较轻。如果你既没有排尿不适也没有疼痛症状,只是在偶然机会检查发现前列腺液白细胞高,那就是无症状的前列腺炎

3.我得了前列腺炎,以后会不会影响性功能?

答: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性功能障碍与前列腺炎没有关系。尤其是如果你只是有性功能障碍而没有排尿不适或者下腹会阴疼痛,就没有必要去查前列腺;即便检查出前列腺炎也不会是性功能障碍的病因。

有一些前列腺炎病人会伴有性欲减退和阳萎早泄等性功能障碍的症状,首先要排除是不是心理因素引起的,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前列腺炎直接造成性功能障碍。有些医生过度诊断前列腺炎,并夸大其危害,将所有阳痿、早泄与前列腺炎挂钩。随之而来,为经济利益过度治疗前列腺炎,无视性阳萎、早泄的诊断和治疗,其结果是既浪费了患者的钱财,也耽误了病情,这种观念应该改变。

4.我得了前列腺炎,会不会影响生孩子?

答:一般没有影响。精液化验标本经常会显示有白细胞存在,也就是提示你有前列腺炎症或者精囊炎存在。目前发现,这些炎症与精子质量之间并没有关联,因此,有白细胞也可以正常生育而没有必要治疗前列腺。极少数精液质量差而且精液中白细胞升高的病人,需要作进一步检查排除感染等影响因素。

5. 我得了前列腺炎,以后老了会不会发展成前列腺癌?

答:前列腺炎不会发展成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的比较常见的肿瘤,与前列腺炎没有任何联系。

6. 我在某男科医院检查前列腺液白细胞高,但是我没有症状,需要治疗吗?

答:不需要治疗。前列腺炎需要治疗还是不需要治疗,不是依据有没有炎症,而是看炎症对你有没有影响。白细胞升高表示前列腺有炎症,但是如果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就不需要治疗。

7.前列腺炎药物治疗有效果吗?药物是不是进不去呀?

答:国际上已经有共识,前列腺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有效果的。前列腺外面有一层包膜,对药物的通过是选择性的,在正常没有炎症的情况下,除了一些脂溶性的药物以外,大部分药物是不容易透过前列腺包膜的。但是,在炎症的情况下,包膜的通透性会明显增加,此时平时不容易透过的药物也可以进入前列腺。另外,细菌性前列腺炎只占到前列腺炎极少一部分(不到百分之五),因此,绝大部分前列腺炎并不需要吃抗菌素。某些医生强调药物进入不了前列腺,其真实目的是为了让病人接受收费昂贵的物理治疗。前列腺炎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前列腺周围组织的炎症和膀胱尿道功能障碍。

8.前列腺炎治疗能够‘断根’吗?

答:前列腺炎是可以治愈的,也是可以‘断根’的。前列腺炎涉及到心理性、行为性和生物性方面病因;要‘断根’需要医患双方努力。首先要消除在前列腺炎认识上的误区,打消顾虑,消除心理焦虑。很大一部分人前列腺炎症状很轻甚至根本没有症状,但是心理上的恐惧超过了前列腺炎症状本身,因此一定要自我适应和调节,必要时可以咨询心理医生。其次要有听从医生的建议,注意休息睡眠、避免久坐、控酒控辣、定期做提肛锻炼、不憋尿和规律性生活等等。这些个人不良生活方式的调整对前列腺炎的治疗非常重要。最后才是药物的治疗,一般需要服药3个月左右。

本文是陶小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