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昌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认识肾虚,正确补肾

发表者:刘立昌 人已读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们出现肾虚的情况逐渐增多,在门诊经常遇到来看肾虚的患者朋友,我们发现对于肾虚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总结如下:

一、肾虚的七大认识误区:

1.性功能减退就是肾虚:在门诊中经常碰到一些本应去男科的性功能减退病人,常常以为自己肾虚所致,跑到我们肾病专科来。实际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一项针对700多名性功能障碍患者的调查显示,只有32.9%的人是因肾虚引起的。如果自己随意在药店购买补肾药,往往效果不佳,甚至会加剧病情的发展。建议这部分患者应该及时到男科就诊,才能得到规范有效的专科治疗。

2.有点症状就认为是肾虚:很多人一遇到出汗多、频繁如厕、腰膝酸软、性欲下降、耳鸣等症状,就怀疑自己肾虚了。实际上,中医讲的肾虚是一个症候群的概念,它有包括上述在内的很多种症状,但并不是说只要出现这些症状就是肾虚。判断是否是肾虚需要经过望闻问切、四诊和参,全面分析之后才能诊断有没有肾虚。拿耳鸣来说,虽然说肾开窍于耳,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不分缘由就从肾论治,往往效果不好。如果只把眼睛盯在肾虚上而忽视了其他的,就可能贻误病情。

3. 黑眼圈就是肾虚:看见黑眼圈就说是肾虚是不妥当的。单纯黑眼圈不是病态。现代医学认为,认得眼睑及其周围组织很薄,如果劳累、失眠后,眼睑长时间收缩,引起血流不畅,微循环障碍,所以眼圈发黑。黑眼圈不用害怕,只要精神愉快,多活动锻炼身体,充足睡眠,一般13个月也就消失了。

4. 肾虚是男人的专利:其实,肾虚不是男人的专利,女性也可以遭遇, 女性受生理、病理因素影响也容易发生肾虚,且女性肾虚的比例相当高,并不低于男性。肾虚的女性会早出现黄褐斑、月经不调、闭经、不孕、性欲低下、腰酸背痛、骨质疏松、烦躁、焦虑、多疑等更年期症状。

5. 肾虚就是肾脏出了问题:很多病人一听说是肾虚,就十分紧张,以为自己得了大病,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中医的肾虚与西医的肾病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肾虚并不等于肾病。肾虚几乎是每个人必然会经历的阶段,是人衰老过程中一个必然现象。肾病通过简单的尿液检查就可以诊断。当然它们有时有点联系,有些交叉性,就是说有所谓肾虚症状的人不见得有肾炎,而无肾虚症状的人不见得没有肾炎。

6. 补肾不分肾阴虚与肾阳虚肾虚主要分为肾阳虚与肾阴虚,还有肾气虚及肾阴阳两虚,它们的表现与治疗的原则不同。市场上的保健品多数是针对肾阳虚的,对于肾阴虚的人来讲,吃了不仅没有作用,还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或加重病情。有一句老话: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追求健康、调理肾虚症状,要在营养、调节生活规律和体育锻炼上多下功夫,不要迷信"保健品"

7.吃啥补啥,所以吃肾补肾:烧烤摊的烤腰子可以补肾吗?在我们周围,吃烧烤时点几串烤腰子是很多男性的最爱,人们常常认为吃啥补啥所以吃肾补肾。其实并不尽然。动物内脏的脂肪和胆固醇、重金属含量高,而且动物内脏容易被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污染,会增加人们感染传染疾病的机会。另外,肾病病人最好不吃动物肾脏,因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是需要限制营养摄入的,否则将会加重肾脏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二、肾虚的分类介绍:

肾阳虚:(俗称命门火衰):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色恍白、性欲减退、舌淡苔白、脉沉迟。

肾阴虚:(俗称肾水不足):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舌燥、尿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肾气虚:气短自汗、倦怠无力、面色恍白、小便频多、舌苔淡白、脉细弱。

肾阴阳两虚: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四肢发凉、失眠、多梦、舌红无苔、脉细数或舌淡苔白、脉沉迟。

三、日常保健及补肾的方法

1. 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学会合理减压;

2. 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放松心情。适当运动可延缓衰老,但强度不宜太大,应选力所能及的运动项目,以促进血液循环,可改善血瘀、气损等情况。散步、慢跑、快步走都会促进血液循环,对肾虚有辅助治疗作用;

3.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避免熬夜,充足的睡眠也是恢复精气神的重要保障,工作再紧张,家里的烦心事再多,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也要按时休息;

4. 做自我保健按摩:按摩肾腧: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两侧,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早晚各一次,每次约300下。这个方法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在短时间内补充精力,补足肾气,强身健体。按摩涌泉:两手对掌搓热后,以左手擦右脚心,以右手擦左脚心,早晚各1次,每次搓300下。中医认为,脚心的涌泉穴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清喉定心,促进睡眠,增进食欲。

5. 一些食材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对于补肾有帮助,例如桑椹、淮山、枸杞、芡实、栗子、干姜、芝麻等;

6. 性生活要适度,不勉强,不放纵。

本文是刘立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