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达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典型病例

血管性耳鸣

发表者:李长达 人已读

服药有效,耳鸣变远变轻,睡眠明显好转,中午能睡,晚上8点即有睡意,每日睡眠8h以上,怕冷,噩梦减少,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脉细较前有力,查尿常规,白细胞明显升高,尿路有炎症。

处方:上方加瞿麦10g

7

患者服药后耳鸣基安某某女57岁淄川【肾虚外寒血管性耳鸣?】

初诊:16.01.14

一月前因外感风寒出现耳鸣,住院治疗后好转,之后出现波动感耳鸣,耳内“咚咚”声,精神病医院诊断为抑郁性精神病,夜间噩梦连连,夜尿3-4次,五更溏泄,口苦怕冷,右侧头痛40岁子宫切除,舌质淡红,有瘀斑,苔润,脉细。

诊断:血管性耳鸣?

辩证:肾虚外寒

治疗:补肾化湿为主

处方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12g茯苓30g生姜10g白芍30g大枣10g炙甘草12g淡附片10g补骨脂12g牛膝20g干姜10g益母草30g

7

复诊:16.01.21本消失。

按语

本患者属于耳鸣病,此病的患者甚多,但临床疗效不佳。一般认为耳鸣病是肝肾不足,或阴虚或阳虚,治疗往往是耳鸣左慈丸、六味地黄丸、右归丸、左归丸、杞菊地黄丸等等,而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本人认为,现代的耳鸣脑鸣患者有其特殊的一面。首先我们要从内经找到理论根据。《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第五》:“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这里提到九窍,指的是眼耳鼻舌口及二阴。而肠胃是水谷之海,通过六经,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分布至全身经络脏腑,而九窍是水注之气,在《内经生气通天论》中讲:“阴者藏精而起亟也”,就是说的阴之精注于九窍而而窍聪伶俐,耳能听,目能视,口能食,魄门排。当阴之精水不利,比如象上面的患者,少阴寒化不能起亟,心火独亢,而出现耳鸣咚咚如心跳。故用桂枝加附子汤温肾化水,肾水上交于心,故耳鸣声音剪除。

本文是李长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