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煦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发表者:杨光煦 人已读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是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技术,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通过椎弓根或直接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腰背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1]。近年来PVP逐渐推广用于脊椎血管瘤、骨髓瘤、溶骨性转移瘤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顽固性疼痛等患者,具有增加椎体强度、稳定椎体、止痛作用。 VP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掌握恰当的适应证是PVP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PVP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或肿瘤浸润引起的疼痛,并增加椎体强度,但不能缓解神经根或脊髓压迫症状,也不能抑制肿瘤生长。治疗中是选择单纯PVP治疗,还是联合应用外科手术、放射治疗、药物治疗,受多种因素影响,应综合考虑。
适应证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据统计,美国每年有50万例患者发生与老龄化有关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引起持续性腰背痛;25%的月经后女性发生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其中大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胸腰椎椎体骨折,10%的月经后女性X线可见明显塌陷,而X线可见椎体压缩塌陷的,84%伴有腰背部疼痛,4%的月经后女性引起神经症状。脊柱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腰背疼痛是主要的症状,虽然通过休息、药物或传统手术治疗亦可缓解症状,但多数药物有不良反应,而传统手术治疗创伤较大,骨质疏松椎体内固定不牢靠,即使作内固定,其固定节段要很长,要固定到T4水平,显然难以接受。椎体后凸畸形脊柱后截骨矫形术也因其创伤太大而一般不予考虑,所以对活动较多或年龄较大的患者,PVP无疑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椎体肿瘤椎体成形术最早是用于椎体肿瘤的,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用于肿瘤的主要有:椎体血管瘤、骨髓瘤、椎体转移性恶性肿瘤及原发恶性肿瘤。椎体的良胜肿瘤只要是椎体骨折塌陷引起疼痛的均是椎体成形术的指征,包括嗜酸性肉芽肿、椎体淋巴瘤等。转移癌局部椎体切除重建术常反而使局部肿瘤扩散,患者全身情况无法耐受;骨髓瘤常为多灶性而无法做到多节段切除融合,放射治疗常于治疗开始后10~14d才使90%的患者疼痛缓解或消除,而且放疗会削弱骨重建能力,常于放疗后2~4个月才开始重建。尤其是骨髓瘤的患者,放疗后使椎体塌陷进而神经受压的危险性增加。而PVP能立即缓解疼痛,增加脊柱的强度和稳定性。脊柱血管瘤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良性病变,个别血管瘤侵袭椎体较严重,致椎体微骨折或明显塌陷,引起疼痛或压迫神经或脊髓,PVP可增加椎体强度,止痛、栓塞瘤体。必要时再行后路椎板减压,这样简化了手术,而无须椎体切除。对于椎体恶性肿瘤,只要是溶骨性的,通过椎体内注入PMMA除可获得稳定外,还可同时做肿瘤活检。通过PMMA的热作用和毒性作用,还有较好的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禁忌证
有凝血功能障碍及不能行急诊椎板切除减压的患者不宜作PVP。相对禁忌证为:椎体广泛性骨质破坏,后缘不完整者;椎体压缩程度超过75%者;椎体塌陷或肿瘤扩散致硬膜囊及神经根压迫者;成骨性转移瘤。

本文是杨光煦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1-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