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成轾
王成轾 主任医师
航空总医院 神经内科

震颤 共济失调

3502人已读

震颤 共济失调

发作性不自主运动,以抖动为主,还有跳、摆、颤抖、舞蹈样或粗大震颤样外观,常累及一侧肢体或单肢,持续数秒、数分,常在卧位到坐位到站位、长时间站立时出现,立刻躺下或坐下立即停止。 颈内动脉血管异常。

抖动性TIA肢体抖动综合症(LSS)

不可逆锥体外系综合症, 常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病人。核磁特征表现为双侧苍白球、中脑、红核周围以及垂体前叶出现高信号。

肝脑变性

中老年常见,发病缓慢、 逐渐进展静止性震颤(初期可为一侧),随意运动后减轻 情绪激动时加重, 动作缓慢、肌强直、 姿势步态异常,多巴胺治疗有效 (早期可能仅诉背、颈、肩痛, 四肢无力、 轻度僵硬、 运动缓慢。 易误诊为脑梗死)。

帕金森病

多为青少年起病,表现为各种形式肌张力障碍、步态异常、晨轻暮重。小剂量多巴胺有戏剧性效果。

多巴胺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青少年多见,锥体外系损害为主的运动障碍,表现为姿势性肌张力障碍、肌强直、舞蹈与手足徐动样震颤,伴皮质脊髓束受累、精神异常与痴呆,病程进展缓慢。核磁呈“虎眼征”。

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HSD)

临床与HSD相似, 常为一侧肢体僵硬 、强直少动、后发展到双侧,无精神症状、 小脑体征、随意运动及反射异常。

纹状体黑质变性

进行性加重肌阵挛 、癫痫与青年期智能减退。脑干等病理切片示嗜碱性包涵体, 皮肤、肌活检有Lafora小体

Lafora病多老年缓慢发病,进行性加重 初呈步态不稳、易跌倒,后呈核上性眼肌麻痹、假麻痹与轴性肌张力障碍(动作迟缓、转身困难)与轻度痴呆。部分病人核磁示中脑明显萎缩。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

青壮年多发,缓慢波动进展。肌强直呈波动性(因随意运动、紧张、刺激诱发)、中轴性(骨盆带、肩胛带、腰肌受累多见)。肌电图在静息时呈连续运动单元活动 ,发作时肌电发放增加。血中可检出GADA自身免疫抗体。核磁多正常。

僵人综合症

缓慢发病, 逐渐进展的舞蹈样运动、 精神异常 、痴呆 、遗传史。核磁示大脑皮层及尾状核萎缩。

亨廷顿病(HD)

缓慢发病,逐渐进展对称性共济失调症状,伴脑神经、脊神经、自主神经、下丘脑等受累,还可有肌肉、心脏、内分泌、眼肌皮肤受累表现。 遗传史。核磁示受累神经萎缩。基因确诊。

遗传性共济失调

青少年发病, 特征表现为动作性肌阵挛、 小脑性共济失调(站立不稳、步态蹒跚、辨距不良、协调不能 快速轮替运动异常、呤诗样语言、粗大眼球震颤、肌张力降低)。可伴癫痫发作。 遗传史。

肌阵挛性小脑协调不能

多亚急性发病, 早期出现典型小脑弥漫性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多与恶性肿瘤同时出现, 晚期核磁示小脑萎缩或信号异常变化。

亚急性小脑变性

大脑的额、顶、枕叶与小脑半球之间有额桥束、颞枕桥束联系, 故当大脑损害时也可出现共济失调, 但症状较轻, 眼震少见。

大脑性共济失调

脊髓后根、后索损害时表现为睁眼时共济失调不明显, 闭眼时明显, 闭目难立征(Romberg)阳性。

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

站立或步行时躯体易向病侧倾斜, 摇晃不稳, 沿直线行走更明显, 改变头位可使症状加重。 常伴眩晕、呕吐、眼震。 前庭功能检查异常表现。

前庭性迷路性共济失调

王成轾
王成轾 主任医师
航空总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