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睾手术时机:1岁以内!
隐睾是男孩儿中最常见的生殖器异常。目前已有的指南推荐:对隐睾症患儿在出生后12个月前行手术治疗,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患儿的生育能力,同时降低患儿未来发生睾丸肿瘤的发病风险。
▼上万名澳大利亚患儿入组
本研究主要探讨隐睾症的发病率、手术率以及手术时间等相关问题。
入组的研究病例是在2001年至2011年在澳大利亚的南威尔士州医院出生的活产婴儿,其中被诊断为隐睾症的患儿共10875例,发病率约2.1%. 研究者们从医院的病例记录中获取相关数据后,进一步分析了隐睾症的发病率、选择手术的患儿比例、进行手术时患儿的年龄、术后情况等相关问题。
同时,针对患儿晚于指南推荐年龄(12个月)进行手术这一现象,研究者们也分析了相关的影响因素。
▼实际情况与指南推荐差异较大
1. 所有患儿中,选择手术治疗的有4980例,手术比例占所有患者的46%,而这一比例对应的健康人群中手术比例约为9.6‰;
2. 对于隐睾症患儿,最常选用的术式是隐睾下降术(97.8%)。而当患儿出现睾丸发育不良或萎缩时,需采用睾丸切除术。本研究中所有选择手术的病例中,约5%为睾丸切除术。
3. 选择手术的患儿,进行手术的平均年龄为16.6个月。这一平均年龄是从2010年搜集的患儿数据中分析得来,与2001年手术平均年龄21个月的数据相比,已经明显下降。这意味着,患儿的家长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早发现早治疗的对于隐睾症的必要性。
4. 在所有3岁以前进行手术治疗的3897例患儿中,高达67%的患儿是在1岁之后进行的手术,这与指南推荐的年龄相去甚远。
5. 造成患儿实际手术年龄,远晚于指南推荐年龄的原因:经济负担、居住环境偏远、私人医疗保险的缺乏。这些都是造成患儿手术时间延后的影响因素。
▼加强科普,提高早治疗意识很重要
在研究的所有病例中,每50人中就有1人被诊断为隐睾症;其中约2/3的患儿没有选择手术治疗。而选择手术的患者,有高达2/3的患儿年龄都超出了指南建议的1岁以内。
由于隐睾症对于患儿日后的正常生活影响较大,因此提早发现、尽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可喜的是,本研究中,患儿进行手术时的年龄正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意味着患儿的家长们都开始倾向于给孩子尽早手术治疗。加强科普,提高患者及家庭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是医务工作者们应当开始关注的问题。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