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

美国甲状腺学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ATA)将甲状腺结节定义为“甲状腺内散在病灶,影像学能将其和周围甲状腺组织清楚分界”。由于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基础源于病灶大体病理改变,其声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反映了病灶的形态、大小、边缘、内部结构及血供信息,另外近几年甲状腺超声检查技术迅速普及与发展,结节的检出率大大增加,因此超声目前已成为影像学检查中对甲状腺结节进行临床评估的首选且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一、常见甲状腺结节超声影像特征
? ?结节性甲状腺肿
1、?发生部位及数目:结节性甲状腺肿可好发于双侧甲状腺组织的各个部位,且大多数为多发,结节布满腺体者可使正常腺体组织不能显示。
2、形态及大小:结节大小差异较大,从几毫米至十几厘米不等,形态规则,多成椭圆形或类圆形。
3、边界:边界大多清晰,包膜结构不明显,当结节发生融合后,边界通常模糊难辨。
4、内部回声:内部回声以中、低回声为主,均匀或不均匀,内部常见囊性区及粗大钙化斑。
5、彩色血流信号:血流信号无固定分布,无特异性改变。
甲状腺腺瘤
1、发生部位及数目:甲状腺腺瘤可好发于单侧甲状腺组织的各个部位,且大多数为单发,偶见多发性腺瘤。
2、形态及大小:结节大小差异较大,均为形态规则的椭圆形或圆形。
3、边界:边界清晰,光滑,包膜结构完整可见,周边可见“晕环”征。
4、内部回声:内部回声通常呈中强或低回声,低回声者多见于滤泡状腺瘤,中强回声者多见于乳头状腺瘤。腺瘤内部常可由于出血导致囊性变。
5、彩色血流信号:血流信号以外周环形血流为主,内部可见条形血流信号。
甲状腺乳头状癌
1、发生部位及数目:甲状腺乳头状癌可好发于甲状腺组织的各个部位,可单发亦可多发。
2、形态及大小:癌肿大小差异较大,可从几毫米至几厘米不等,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
3、边界:较大癌肿边界通常不清晰,无包膜结构,边缘可见成角。
4、内部回声:内部回声以不均匀低回声为主,内部可出现点状、簇状或微粒状钙化点,亦可出现囊性区。
5、彩色血流信号:较大癌肿内部新生血管穿行,周边血流信号稍丰富。
二、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注意事项
1、单发结节或多发结节:结甲及甲状腺乳头状癌可单发抑或多发。对于多发结甲背景下的甲状腺癌的诊断尤为重要,要对每一个结节进行逐一分析,避免漏诊。部分单发的高分化乳头状癌也具有腺瘤样声像图特点,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应注意动态观察。
2、结节回声强度:以颈前肌群及甲状腺实质为参照,实性结节回声强度可以分为极低回声、低回声、等回声和高回声,甲状腺恶性结节通常表现为极低回声或低回声,而良性结节则可表现为多种回声类型,且内部较恶性结节更容易出现囊性变。
3、钙化:一般来说结节内部出现点状、簇状或微粒状钙化点均高度提示恶性,多见于40-61%的乳头状癌,但也可见于其他恶性病变如髓样癌和未分化癌,或良性病变如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状腺瘤和桥本甲状腺炎等。因此还需结合其他征象进行综合判断,避免误诊或漏诊。对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内部出现无结节的微小钙化,可为早期或隐匿性恶性肿瘤,应引起重视。伴“彗星尾”征的强回声则为结节内胶质浓缩引起,是典型的良性结节征象,而不属于钙化。恶性结节亦可出现粗大钙化斑或边缘钙化斑。
4、晕环:甲状腺结节周边的晕环通常为包膜、环绕的血管或周边组织的水肿、炎性反应。完整光滑的薄层晕环多支持良性诊断,在腺瘤中多见;在18%的乳头状癌中亦可出现晕环,但晕环多不完整,且厚薄不均。
5、桥本病合并结节: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并发结节时,通过形态、边界、声晕、钙化等可以对恶性结节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但仍需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明确。
6、血供:目前彩色多普勒血流模式对于良恶性结节的判断价值尚存争议,通常认为较大恶性结节周边血流信号丰富,内部可见穿支走行。彩色多普勒通常很难显示<25px结节的血流信号。
7、颈部淋巴结评估:有时淋巴结转移作为先发征兆早于原发灶发现,因此完整的甲状腺超声扫查还应包括对颈部Ⅲ、Ⅳ、Ⅵ区淋巴结进行评估,淋巴结的形态、髓质-门结构及结内是否出现微小钙化都应仔细观察。
本文是戴海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