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谈微创治痔疮——消痔灵四步注射法疗法
目前,在互联网等公共媒体上,PPH、TST等痔手术常被冠以“微创”之名,本人无意在这里探讨什么是微创,只是想藉此介绍一种创伤更小的疗法——消痔灵四步注射疗法。
痔是肛肠科多发病,普通人群发病率为46.2%。痔的治疗有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冷冻、手术等多种方法。注射疗法具有简便、安全等优点,但在消痔灵注射液发明之前,其适应症仅限于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一、二期内痔,对于以脱垂为主的三期内痔和混合痔仍以手术为主。而各种手术疗法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创伤,手术后可能出现疼痛、水肿、出血、肛门狭窄等并发症。
1977年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史兆岐主任根据祖国医学“酸可收敛”、“涩可固脱”的理论,以中药五倍子、明矾有效成份为主,研制成消痔灵注射液。同时结合痔的病理学特点,提出了“消痔灵四步注射法”,强调对直肠上动脉和痔血管丛的处理,使痔组织硬化萎缩,从而能够有效治疗三期内痔;也可联合手术疗法,起到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作用。由于消痔灵注射疗法简便、安全、疗效比较理想,罕有大出血、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开创了非手术疗法治疗三期内痔和静脉曲张性混合痔的新途径,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由于消痔灵价格低廉,无须开刀,术后恢复很快,自问世以来迅速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据粗略估计,目前已有上百万患者接受了消痔灵注射治疗。
广安门医院肛肠科也因消痔灵注射疗法而蜚声海内外,先后获得了1980年卫生部科研成果乙等奖,198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南斯拉夫依诺瓦国际博览会金奖,比利时35届尤里卡国际创造发明博览会最高奖、骑士勋章,中华医药神龙杯奖,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时至今日,在“高科技”、“微创”、“欧美进口”等光环笼罩下的各种诊疗技术层出不穷的大环境下,消痔灵注射疗法仍然独具优势,是世界范围内硬化剂注射疗法的佼佼者,值得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
本文是王晓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