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春天“神经病”多?
据现代精神病学的研究,人们发现确实是春天这个时候很多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就要上升,尤其是躁狂抑郁症,春天更是高发的季节。
躁狂抑郁症,简称“躁郁症”,是一种以情感的异常高涨或低落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兼有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两种主要表现。两种状态和表现可以在同一病人身上间歇交替反复发作,也可以一种状态为主反复发作。我们通常所说的“抑郁症”和“躁狂症”实际上就是指躁郁症的两种表现。
抑郁症,属于比较高发的,又被称为“心灵的感冒”。而躁狂症则就是春天比较容易高发的疾患了,也就是所谓的“疯症”。之所以过去这样说,就是因为躁狂症的最突出表现就是病人会极度的亢奋。病人除了精神亢奋外,还会有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除此外,自我评价过高、喜热闹爱管闲事以及性欲亢奋也是常见表现。
为什么春季躁郁症会高发呢?
现在虽然还不是很清楚躁郁症的具体病因,不过普遍认为还是和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从寒冷的冬季转变为温暖的春季,气温变化急骤,会引起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及生理、生化状态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进而诱发精神病的发生。同时,春季脑细胞的分泌旺盛,产生的分泌物不均衡可引起精神障碍。并且在春季,光照时间开始延长,光照强度加大,脑松果体褪黑激素分泌受到抑制,情绪和性腺功能相对活跃,可导致躁狂发作几率增高。
另外,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春天对应的五脏就是肝脏,春天一到,肝气萌发,所以人们就容易因为肝的问题而出现一些相应的疾病。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肝主情志,也就是说,跟情绪有关的生理功能是肝在主管的。一旦肝出了问题,人的情志就要出现问题了。所以,春天的到来导致了肝的问题进而导致了情志问题,这就是中医对于春天躁郁症高发的解释。由此可见,中医西医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也是比较一致的。
我们如何去识别一个人是否患有躁郁症呢?
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原来性格比较内向,温和的人,变得话特别多,兴奋,自我感觉特别好或精力特别充沛,吹大话,不睡觉也不觉得困等表现时,就要警惕这是躁狂症的表现了。而如果一个人表现为整天闷闷不乐,开心不起来,对什么也无兴趣、总觉得自己不如人,觉得连累了家人,思考问题困难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时,就要警惕这是抑郁症的表现了。无论是躁狂还是抑郁,都是要及时到精神卫生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这里尤其是要提醒有抑郁症的朋友或者是他们的家属,切勿轻视抑郁症,因为抑郁症容易被忽视,一单忽视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怎么才能尽量预防春季高发的精神疾患呢?
首先:对于正常人群,应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要知道在春天里出现一些情绪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只要懂得调节,适当宣泄,就能平稳度过,不必过分紧张和焦虑。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即使有不如意的事情也要以豁达的心态对待,如果已经发现自己情绪不好,不妨找亲朋好友倾诉,或者听听音乐,到外面运动运动,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必要时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
其次:对于躁郁症患者,其家人要避免他(她)受到外界刺激,要监督病人严格遵守医嘱,进行正规治疗,按时按量服药,不要随意减少药物剂量更不可擅自中断服药,定期带患者复诊,同时要合理安排饮食、起居,禁酒、禁浓茶、禁咖啡等,保证足够睡眠,使患者生活有条理。
在春天这个敏感的季节里,特别提醒患者家属,当患者出现睡眠不好,情绪高涨、低落或者不稳定时,应专人看管、照顾,以防意外,应尽快到专业医院治疗。无论是躁狂症还是抑郁症,单纯的心理疏导是不能够解决问题了。这个时候,一定得去精神卫生机构进行药物治疗。只要及时治疗,患者就能很快恢复健康且不留下后遗症的。
本文是林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