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后盆底康复
产后康复重中之重:盆底肌康复 2015-09-02 母婴健康与盆底康复
为什么我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或跑步时会不自觉漏尿? 为什么我憋不住尿? 为什么我孕晚期会漏尿? 剖宫产也需要进行盆底康复吗? 有哪一种女性疾病和高血压、心脏病一样常见? 一些初为人母的女性会有一个难言之隐,比如打喷嚏,下体就会有尿液溢出,让人十分不爽,并且非常尴尬。因产后忽视了对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于是盆底功能障碍就找上门了,据市中心医院产科主任姚琼介绍,很多孕妈妈需做盆底修复。 盆底受损,其害无穷 据了解,由于产后没及时做好盆底功能的康复,产生阴道松弛、尿失禁、甚至盆底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等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最常见的压力性尿失禁:轻度的,咳嗽、喷嚏、大笑或提重物时就发生漏尿:中度的,走路快就会尿湿裤子:重度的,站立时都会发生尿失禁。有些妇女需要长期使用护垫或尿片,而且整天异味缠身,使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子宫脱垂更是苦不堪言。患者腹部有下坠感,阴道发胀不适,伴小腹胀痛,腰背酸痛,重度脱垂的子宫在走路时经常会摩擦到,引起溃疡、化脓或子宫肥大等问题,不易痊愈。这些高发常见的产后盆底相关问题给妇女造成难以言状的痛苦,给家庭带来诸多的麻烦、尴尬。 姚琼介绍,女性的盆底肌肉像吊床一样,承托和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还参与控制排尿、控制排便、维持阴道的紧缩度,增加性快感等多项生理活动。妊娠和生产导致盆底肌肉受损,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初期表现为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或小腹坠胀感、尿频、便秘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修复,将逐渐发展为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疾病。 盆底修复,妙不可言 关于盆底受损后的自我修复。每个产后妇女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盆底损伤。如果不治疗,会有一个的自我修复的过程,但是绝对不会很有效的自我修复到正常,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推移生理机能的下降只会越来越严重。那么怀孕期间或者产后曾经出现一些症状和没有自觉症状但盆底功能筛查诊断受损严重的的,会成为以后中老年高发群体。表现为中重度盆底器官脱垂、各种尿失禁、性功能障碍严重等等。如果孕期或产后不久有症状或者本人没有自觉症状,但是盆底功能筛查诊断盆底功能受损,在产后三个月内进行有效修复,疗效明显,疗程也短。反之时间越拖的久,经过治疗,效果依然明显,但是治疗需要的疗程会长许多,起效慢许多,并且有许多妇女的正常质量的生活已经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因此,产妇在产后42天常规进行盆底肌肉康复疗程的效果最好,不仅能唤醒更多受损、疲乏、无力而无效的盆底肌纤维,并提升其肌力,减低肌肉的疲劳度,增加其弹性,从而使阴道的紧缩度、弹性和敏感度回到产前的状态,从而提高性生活的质量,同时还有利于预防、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如果错失产后康复的良机,随着年龄的增大,激素水平下降,肌肉更加松弛,症状就会越来越严重,到时候就只能选择手术治疗,同时会带来更多的健康问题。所以产妇一定要及早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和盆底功能康复。
本文是李小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