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部疤痕怎么办?
问1:颈部瘢痕会有哪些危害?
答1:颈部瘢痕可能引起头颈部活动受限、面部五官牵拉畸形,并造成小儿患者的颌面部、颈部的骨性发育不良。
颈部是烧伤发生的常见部位,同时,颈部又是活动范围较大的部位。颈部皮肤浅表烧伤,往往引起轻度的颈部活动受限感,但日常生活工作不受影响,严重者出现颏-颈瘢痕粘连或颏-颈-胸瘢痕粘连,头颈完全无法活动,面部五官受牵拉引起闭口困难、流涎,甚至出现饮食困难、发音不清、通气功能受限等一系列功能障碍。
发生在儿童的颈部瘢痕粘连,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造成继发骨性改变,如脊柱后突、颈椎屈曲畸形、下颌退缩及下牙槽骨外翻、反颌畸形等。另一方面,颈部瘢痕粘连常伴随面部形态异常,面颈部作为人体重要的外露部位,在社交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对美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颈部瘢痕引起的功能和外形障碍常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甚至由此引发一些心理问题。
问2:什么样的颈部瘢痕需要手术呢?
答2:头颈活动受限造成不适并影响活动,瘢痕挛缩导致五官受牵拉变形,自觉瘢痕外观丑陋者均有必要进行手术。因瘢痕无法随着患者生长发育,青少年病患的颈部瘢痕即使早期影响轻微,也可能随着生长造成严重的继发畸形,因此有必要手术治疗。
图1 发生在儿童的颈部瘢痕挛缩,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脊柱后突、下颌后缩
问3:患有颈部瘢痕是否需要立即手术呢?
答3:对于引起颈部运动功能障碍或严重影响外形美观的颈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粘连,一般均需手术治疗。颈部重建手术一般建议在烧伤一年之后进行,因为在这一年当中,随着瘢痕的成熟稳定,瘢痕面积可能会自行缩小,而且待瘢痕稳定时再进行手术,手术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也相对较低。
但对于引起饮食、呼吸等功能障碍的严重颈部瘢痕粘连,应尽早手术。
问4:治疗颈部瘢痕有哪些手术方法?
答4:对一些小面积的颈部线状瘢痕,可采取Z成形、W成形等局部皮瓣进行修复,在门诊通过局麻手术即可完成。
然而,对于大多数面积较大的颈部瘢痕,则需要住院进行手术治疗,采取扩张皮瓣、穿支皮瓣、游离皮瓣、预构皮瓣等先进的皮瓣技术进行修复。
(这些技术细节太复杂了,还是留给医生思考吧,其实我就在乎手术效果。)
问5:可以通过植皮术修复颈部瘢痕吗?
答5:植皮术因为手术简单、手术时间短、费用低而较易被患者接受,但是在中国人等有色人种中,植皮的效果常不理想。无论是中厚皮片还是全厚皮片,在术后常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皮片挛缩、颜色加深等问题,使颈部的运动功能和外形均不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一般不建议选用植皮治疗。
图2因皮片挛缩,植皮治疗效果有限
问6:目前最好的修复方法是什么?
答6:我们在颈部瘢痕治疗上累积了数十年的经验,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人的颈部疤痕的治疗策略,并在国际著名整形外科杂志上发表(参考文献1-4)。
主要的修复原则有(这个太专业了,不用细读,可以跳过):
(1)每名患者的瘢痕面积和范围均不同,需仔细分析每名患者的不同特点,根据颈部瘢痕的位置(中央区或者外侧区)和范围(大、中、小)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修复。
(2)需根据重建外科中相似替代(受区与供区皮肤颜色、质地相匹配)、reconstructive ladder(重建外科中从简到繁的术式选择)的原则,为患者选择效果最好、痛苦最小、最安全的修复方法。
(3)为获得更自然的颈部形态,需采用颜色质地与面颈部皮肤相近、大且薄的皮瓣进行颈部瘢痕修复。因此,我们一期会先行扩张器置入手术,术后定期注水扩张,待获得足够大的扩张皮肤后,再进行二期手术,切除颈部瘢痕,通过扩张皮瓣转移术重建颈部。
(具体具有九院特色的扩张器技术我们在以后科普文章介绍)
问7:手术最终能达到什么效果?
(还是这个容易懂,看图吧)
患儿烧伤后中等面积的颈部瘢痕,主要累及颈外侧区。(上排图左、中)瘢痕引起颈部上仰受限、嘴角下拉、闭口困难。(上排图右)我们采取背部的带蒂颈浅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下排图)术后患儿颈部的运动功能和形态均得到明显改善。
患者烧伤后中等面积的颈部瘢痕,主要累及颈前区。因患者前胸部、侧胸部均存在烧伤后瘢痕,因此我们选择背部作为供区,获得游离的旋肩胛动脉动脉穿支皮瓣,利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颈部修复。图左上、下为术前照片,图中上、下为术后一年照片,图右上、下为术中拍摄。
病例3 全颈部疤痕
患者整个颈部受伤,颈部活动受限。上图术前,下图术后2年做皮瓣修整前。
选用的是颈浅动脉穿支皮瓣+旋肩胛动静脉supercharged。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昝涛李海洲 顾斌 谢峰李青峰等. 颜面烧伤畸形外科治疗:基于回顾性研究的分类. Plast Reconstr Surg. 2013; 132:1001e-1014e
2. 昝涛 李海洲李青峰等.应用不同类型前胸扩张皮瓣技术重建面颈:多种技术的组合策略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 2013; 66: 1074-1081.
3. 李海洲,高雅珊,杜子婧 ,昝涛,李青峰等 应用颈浅动脉扩张皮瓣治疗颈部疤痕的个性化修复策略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 2015; doi: 10.1016/j.bjps.2015.04.002.
4. 李青峰 昝涛 顾斌等. Face resurfacing using a cervicothoracic skin flap prefabricated by lateral thigh fascial flap and tissue expander. Microsurgery. 2009;29:515–523.
5. Zhang YX, Wang D, Follmar KE, et al. A treatment strategy for postburn neck reconstruction: emphasizing the 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importance of the cervicomental angle. Ann Plast Surg. 2010; 65: 528-534.
6. Katsaros J, David DJ, Griffin PA, et al. Facial dysmorphology in the neglected paediatric head and neck burn. Br J Plast Surg. 1990;43:232–235.
7. Tsai FC, Mardini S, Chen DJ, et al.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algorithm for post-burn cervical contractures reconstructed with free flaps. Burns. 2006; 32: 626-633.
8. .Geddes CR, Morris SF, Neligan PC. Perforator flaps: evolution, class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s. Ann Plast Surg. 2003; 50: 90-99.
9. Pribaz JJ, Fine N, Orgill DP. Flap prefabrication in the head and neck: 10-year experience. Plast Reconstr Surg. 1999; 103: 808-820.
10.Angrigiani C. Aesthetic microsurgical reconstruction of anterior neck burn deformities. Plast Reconstr Surg. 1994; 93:507–518.
11.Feng Xie, Hua Li, Qingfeng Li, 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expanded lateral thoracic pedicle flap in face and neck reconstruction. Burns.2013; 39: 1257-1262.
关注昝涛医生请长按下图并识别二维码
本文是昝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