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郭敏 三甲
郭敏 副主任医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耳鼻咽喉科

关注儿童听力健康一 转载自 中聋康

1339人已读

1、什么是听力障碍

听力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其程度包括以下几种:

轻度(听阈26~40dBHL):听谈话声有困难

中度(听阈41~60dBHL):听大声说话有困难

重度(听阈61~80dBHL):对着耳朵大声喊只能听到几个词

极重度(听阈80dBHL以上):对着耳朵大声喊也听不到任何词

听力障碍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对于儿童,则可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2、儿童听力障碍的发病率是多少?有哪些危害?

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为1~2‰,随着年龄增长,永久性听力障碍可持续增加,5岁前听力障得发病率上升到2.7‰,青春期则高达3.5‰。

儿童期是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如果听力障碍没有被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救干预措施,轻者可导致言语发育落后及行为问题;重者会导致严重的言语发育障碍,甚至影响儿童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发展,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儿童听力障碍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3、孕前或孕中如何预防宝宝出现听力损失

影响出生宝宝听力的因素有很多,遗传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加强孕前检查,特别是有耳聋耳聋家旅史的夫妇、曾生育过耳聋患儿的夫妇,应尽可能在孕前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减少耳聋患儿的出生。

孕中很多因素也会影响胎儿的听力,主要有孕早期的病毒感染(包括风疹、巨细胞病毒等)、孕期使用耳毒性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高危孕妇(糖尿病、甲低等)。因此,孕期应避免病毒感染和使用耳毒性药物,加强高危孕妇监测。


4、如何防止新生儿出现非遗传性听力损失?

感染是新生儿期听力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如巨细胞病毒感染(多发生在宫内或生产时)可造成内耳和(或)听神经损伤,神经系统感染与缺氧、严重高胆红素血症也可影响听神经,导致听力损失。早产儿由于发育不成熟,听力损失比例明显高于足月儿。某些药物的不当使用也可能影响新生儿听力。

因此,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用药是预防新生儿听力损失的重要措施。另外,降低环境噪音、防止中耳炎发生也同样重要。


5、如何预防儿童期的听力损失?

诸多原因可导致儿童听力损失,建议做好如下预防措施:

耳聋家旅史者,建议进行耳聋基因检测及遗传咨询:新生儿期有窒息、黄疸及病毒感染等病史者,3岁以前每年至少复查听力1-2次。

加强锻炼,提高体质,减少感染性疾病(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所致的听力损失。

要预防头部外伤及娱乐噪声等造成听力损失。

如发现孩子拍打或抓耳部;有耳痒、耳胀等症状;对声音反应迟钝或听不清反问多等,需排除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6、如何进行儿童听力筛查?

我国《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规定,儿童听力筛查的年龄为0~6岁,即新生儿期听力筛查后,进入0~6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在健康检查的同时进行耳及听力保健,其中6、12、24和36月龄为听力筛查的重点年龄。

0~3岁婴幼儿,采用筛查型耳声发射仪、听觉行为观察法或便携式听觉评估仪进行听力筛查;3岁以上儿童障上述筛查外,推荐结台鼓室图检查,分别在4、5、6岁各进行一次筛查。

任何一项筛查结果呈阳性者,应该及时转诊。


原文链接地址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zA2MTk0MA==&mid=406845347&idx=1&sn=584c370a4a0dc27c53e7e901fa828dc8&scene=1&srcid=0223ciRR2EqAwWfO90SrC3At#wechat_redirect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郭敏
郭敏 副主任医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