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如何做好日常护理
我们知道,小宝宝在出生前是浸泡在羊水的环境中的,温度恒定。离开母体后来到了一个和以前不同的环境,温度有变化,外界剌激增多,原本娇嫩敏感的皮肤特别易受到损伤。护理不当就会引发疾病。
1.注意保暖
因为新生儿的皮下脂肪厚度比成人薄,皮下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成人少,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相对高,早产儿更高。当体温下降时饱和脂肪酸容易发生凝固,因而易发生硬肿病。特别是在寒冷季节或地区出生的新生儿,保暖不当更容易发生。所以我们在护理新生宝宝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保暖。相关的处理在医院中会有医护人员去做,比如出生后立即擦干身上的羊水的血迹,尽快放入妈妈怀中等方法减少体温散失。新生儿回到家中环境温度应维持在24℃ —— 26℃。虽然保暖措施很重要,但也不能过度包裹,因为新生儿汗腺发育不成熟,血管处于发育中,体温调节能力差,环境温度过高容易产生热痱,甚至引起捂热综合症,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2.如何洗澡
第一次洗澡通常是在医院内进行,现在建议新生宝宝第一次洗澡最好是出生第二天开始,至少要在生后6小时后,主要是为保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再就是宝宝刚出生时身上的胎脂是对宝宝有保护作用的,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并使皮肤具有免疫性。马上洗去,会增加宝宝皮肤的敏感性,发生感染的机率增高。给新生宝宝洗澡时水温38℃—40℃为宜,时间控制在5—10 min,通常情况下,隔天进行一次即可。要注意保护脐带,结扎后不要泡在水中,有脐部保护贴可以使用。在给新生儿洗澡时最好是不用沐浴露,实在需要用时,一周不要超过一次,使用安全放心的婴儿沐浴露。一些刺激性强,或者不适用于宝宝皮肤的沐浴露,是不可以使用的。千万不可以用大人的沐浴用品替婴儿进行清洁工作,以免刺激婴儿的皮肤。小宝宝的皮脂腺发育不完善,皮肤角质层薄,纤维组织稀少,皮肤的天然防护功能较弱,细菌、紫外线、粉尘等各种外界剌激物很容易入侵并伤害到宝宝,致使过敏发红、脱屑、湿疹、痱子等常见肌肤问题。因此,儿科医生建议大家,尽量少给小宝宝用沐浴露,有的家长会说,不用怎么洗的干净?儿科医生说:凡事没有绝对,只有是否适合。在弊大于利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舍本逐末。如需选择沐浴用品,要注意选用不含皂基、致敏性香料和高致敏防腐剂的中性或弱酸性液体洗涤剂。
3.护肤用品
适合新生儿用的护肤品只有保湿品。以含有透明质酸的为最好。小宝宝的皮肤娇嫩,皮肤角质层比成人的薄30%,在角质层下的表皮基底层也只有成人的80%,新生儿体表面积与体质量的比值比成人高,涂抹于新生儿皮肤上的物质也易于吸收,所以一旦新生儿皮肤接触刺激性物质极易产生过敏反应。选择护肤品要慎重。在宝宝沐浴后可以使用婴儿专用的润肤露为皮肤保湿,防止新生儿皮肤干燥。如果宝宝皮肤不干燥可以不用,在宝宝有湿疹等问题时,保湿剂可能是更为需要的。
对于新手妈妈来说,新生儿期间会有很多的问题,比如宝宝的吐奶、打嗝、便稀、哭闹等等,没有办法一次说完,以后有机会我会慢慢和朋友们说。其实这些问题对于医生来说根本谈不上专业问题,如果你能有一个医生朋友,他会打消你很多疑虑,教会你正确育儿,家庭需要有个医生朋友,特别是新生宝宝的降临,更需要有个家庭医生的陪伴,如果爱宝宝,就和儿科医生交朋友吧!
本文是刘艳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