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痛点推拿法点滴
Ⅰ、手法要领:
准备:剪除并磨平双拇指指甲,要求指甲平或低于甲床且要光滑。
操作:术者自然站立位。拇指末节放于示指第一指指关节上,微屈拇指末节指指关节,伸直或微屈腕、肘关节,利用肩关节运动,使拇指尖在患者压痛点上作按压或活动按压。
要点:
1、微屈拇指,是为防止拇指指屈肌腱过度伸展而形成慢性损害。
2、推拿仅利用肩关节运动,而腕、肘关节均应一起制动。因为肩关节周围肌肉比腕、肘关节肌肉多而发达,不易引起软组织劳损。
3、利用拇指尖推拿,是因为接触面越小,压痛点按压越精确,力量越大。
Ⅱ、治疗要领:
1、要有整体概念,先治疗原发的病变软组织,再治疗继发的病变软组织。
2、治疗以推拿肌肉起始点为主,肌腹为辅或不治疗。
3、若患者的压痛点高度敏感,应用拇指尖按压,力量由小到大;若压痛点中度或中度以下敏感,可用拇指尖作活动按压。
4、治疗要求:以松为度。
5、治疗时间:每次治疗间隔3—4天。
Ⅲ、简要介绍一些常用部位推拿的操作要领:(以患者右侧为例)
一、枕项部
体位:患者端坐位。
操作:术者左手在患者头顶制动,右拇指指腹向上,拇指尖嵌入颅底,从枕骨粗隆下向外至乳突作力量向上的滑动按压。
二、颈部
体位:患者端坐位。
操作:术者右拇指尖从椎板、关节突、横突由胸1向上至颅底依次作力量向前内方向的滑动按压。
可单侧或双侧一起操作。注意不要忽略棘突外侧缘的软组织。
三、肩部
1、冈下肌:
方法一:
体位:患者俯卧位,上肢放松。
操作:①、肩胛冈下缘:术者右拇指指腹向上,嵌入肩胛冈下缘,由脊柱缘向外至关节盂作力量向前上方向的按压或滑动按压。②、冈下肌肌腹:按一定规律,从内向外,从上向下依次作力量垂直骨面的按压或滑动按压。有时能引出向右上肢的放射痛。注意不要忽略肩胛骨关节盂下结节及
内、外侧缘的软组织。
方法二:
体位:患者端坐位。
操作:患者右上臂放于术者右肩,术者右手抓住患者右肩或颈部。术者左拇指尖操作同上。
2、冈上肌:
体位和操作同冈下肌。注意不要忽略肩胛提肌止点及肩胛切迹处的软组织。
四、腰背部
体位:患者俯卧位。
操作:术者右拇指尖从椎板、关节突、横突由髂嵴向上至胸1依次作力量垂直骨面向下的滑动按压。注意不要忽略髂肋肌的止点及棘突外侧缘的软组织。
五、臀部
1、阔筋膜张肌:
体位:患者侧卧位。
操作:患侧膝关节放于术者右肩部,屈膝,使患侧臀腿肌肉放松,患者臀部紧贴术者腹部。术者左手中指放于患侧髂前上棘,拇指放于股骨大转子最高点,示指定位于两指连线的中点,改拇指尖向髋关节方向按压。有时能引出向下肢外侧的放射痛。
2、髂后上棘内上缘:
体位:患者俯卧位,伸直双下肢。
操作:术者左拇指指腹向上,拇指尖嵌入髂后上棘前缘,力量向前下方向的按压或活动按压。
3、髂嵴:
体位:同上。
操作:术者左拇指指腹向上,拇指尖嵌入髂嵴前缘作从髂后上棘向外至髂前上棘,力量向前下方向的滑动按压。
?4、骶髂关节内侧缘:
体位:同上。
操作:术者右拇指指腹向上,拇指尖嵌入骶骨前缘作从尾部向上至髂后上棘,力量向内下方向的
滑动按压。
5、坐骨大切迹:
体位:同上。
操作:术者右拇指指腹向上嵌入坐骨大切迹前缘,贴骨面作由内向外,力量向前下方向的滑动按
压。
6、臀三肌交界处:
体位:同上。
操作:术者拇指尖垂直髂骨面,作从髂嵴向下至坐骨结节的滑动按压。
六、大腿根部
1、耻骨联合:
体位:患者平卧位,伸直双下肢。
操作:术者左手中指置于患者耻骨联合处的耻骨上缘,示指置于耻骨联合处的耻骨下缘,拇指尖定位于两指中间,作垂直骨面按压,并向四周移动。有时能引出向下肢内侧的放射痛。
2、股内侧大收肌:
体位:患者平卧位。
操作:患侧小腿放于术者左肩部,屈膝。术者右手拇、示二指从患者膝内侧沿股内侧大收肌下行至坐骨结节,右拇指尖在此骨面上作垂直按压。
压痛点强刺激拿疗法易学易用,有些康复师学后不能很好地运用。分析其原因:首先,怕患者疼痛,怕失去病源。其实,只要先与患者很好地沟通,掌握好力的轻重,完全能被患者接受。其次,学员运用不熟练,缺乏整体观念。因此,我们建议学员系统学习完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以后,还应多参加见实习,再次、没有判断准确软组织病变的程度。软组织损害分软组织痉挛、挛缩、变性三个阶段。宣蛰人压痛点推拿疗法适用于软组织损害的痉挛期,而挛缩、变性期还是需要行密集型银质针疗法,甚至行软组织松解手术。
本文是魏向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