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舒 三甲
徐舒 副主任医师
常州市中医医院 脑病科

百病生于气之「悲则气消」

4457人已读

李宇铭

「悲」是一种负面的情绪,是「喜」的反面。在《黄帝内经》说「悲则气消……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悲伤会让人「气消」?因为「悲」干扰了正常心肺上行之气,使人体的气血不能正常运行,人的阳气在中间不能散布,故此气好像消失了。

想想我们在悲哀嚎哭时的感觉:眼泪一涌而上、口中呻吟,可是却感觉到气促,就像呼吸不了,甚至觉得周身发抖。这种感觉,就是因为「悲」有点像「怒」一样,有上升的感觉,但是悲却没有怒那种怒发冲冠的强烈,悲最突出的是无力感,由于气血不畅,让人感到虚弱。所以,中医有一句话说「悲伤肺」,就是指悲导致肺气不通,可以出现呼吸气促,甚至周身的气血运行不畅。

悲不单纯是伤肺,亦会「伤心」。例如上面说的「悲则心系急」,道理也很简单,中医认为「心藏神」,悲伤自然神伤,精神疲惫,所以俗语也说「人不伤心、不流泪」,这一个「伤心」其实跟中医所说的「心伤」是一回事。

除了流泪伤心的悲以外,其实「悲观」的负面态度,亦属于悲的范围,只不过程度较轻而已。可是要明白,程度轻不代表不严重,慢性中毒,有时候比急性中毒更难治!所谓温水煮蛙的道理,假如突然发生意外而感到悲伤,往往过后就会释怀,但是若是长期抱持负面的思想,顽固态度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比一场伤心痛哭更为难解。

悲能够伤人,但倒过来说,假如一个人身体虚弱,亦容易伤春悲秋。《内经》另有一句话说:「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悲」,当人的年纪大了,假若身体出现虚弱,就会多愁善感。虽然比较多老人家容易有这种毛病,但是亦有一些人年过半百以后阔达开朗,心境平静一无挂虑,从中医的角度看,他们就是「心气不虚」了。就是说,身体好的话则不容易悲伤,同时思想悲观的人容易身体虚弱。

如何可以让自己不容易思想负面?减少悲伤?方法很简单!《内经》又说:「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其实悲观就是缺乏正面积极的思想,中医说「喜胜悲」,当一个人在笑的时候,自然不会悲伤吧!所谓「邪不能胜正」,只要时刻保持正面乐观的态度,提醒自己不要掉进负面阴沉的坑里,只让自己脑袋想好事,悲哪能出来?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徐舒
徐舒 副主任医师
常州市中医医院 脑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