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院注意事项(三):腹腔引流管堵塞、脱落怎么办?
原则上请专业医生处理。
以下为自行处理方法,供病友参考:
出院前请各位病友及家属务必明确了解剩余各引流管所引流的液体种类:
A、腹膜后引流管:多为脓液和坏死组织
B、胆囊引流管:胆汁
C、胰瘘引流管:胰液
D、胃瘘引流管:胃液
E、十二指肠/小肠瘘瘘口引流管:肠液
F、结肠瘘瘘口引流管:大便
G、末端回肠造口后的结肠瘘口瘘口引流管:
(1)、腹腔引流管堵塞(引流液明显减少或消失):
1、首先确认一下引流管在体内深度是否正常,标记线距离皮肤是否有变化,如明显脱出可尝试缓慢放回,遇到阻力立即停止,到医院处理。
2、如确认引流管深度无明显变化,处理如下:
腹膜后脓腔引流管引流液忽然减少尤其是忽然消失往往提示堵塞:注射器少量低压多次注射生理盐水,请勿回抽,后接引流管带观察,引流液恢复正常量即可;注水后无明显阻力或见液体自引流管周流出提示引流管通畅;
胆囊引流管引流液忽然减少尤其是忽然消失往往提示堵塞:请医生处理;
胰瘘引流管引流液忽然减少往往提示病情好转,可尝试上述少量注水步骤;
胃瘘、十二指肠/小肠瘘、结肠瘘引流管引流液忽然减少尤其是忽然消失往往提示堵塞:注水,操作同上,但注水液体量尽可能少。
末端回肠造口后的结肠瘘口引流管引流液忽然减少或忽然消失往往问题不大:可注水,操作同上,注水液体量可偏多一些,冲洗后如有液体自肛门排出则有利于预防萎缩性结肠炎。
注:腹膜后脓腔引流管中如协同引流管互相之间由通畅变不通:需要首先按照以上方式确认引流管自身是否通畅,确认自身通畅后互相之间仍然不通:往往提示病情好转,不要过于担心,继续冲洗即可。
(2)、腹腔引流管脱落:
1、通常红色或白色导尿管脱落后可尝试消毒后轻轻放回至原标记处;
2、如为蓝色/白色猪尾巴导管(如胆囊、胰瘘引流管)请勿尝试放回,胆囊引流管脱出请平卧休息8小时以上,避免胆汁漏至腹腔引发腹膜炎;
3、如重新放置后疼痛明显或引流液颜色改变立即就医
4、如引流管确实无法放回请谨慎观察1-2天,如果出现腹痛、腹胀、发热、皮肤黄染等症状请及时就诊,无上述症状可等到正常复查时间就诊复查。
本文系李百强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李百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