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曾良帮 三甲
曾良帮 副主任医师
成飞医院 心血管内科

潜伏在身边的“隐形杀手”——非典型性心肌梗死

4150人已读

在扒去“非典型性心肌梗死”的外衣之前,先给大家说两个就发生在身边的事例。

事件一:《死在心内科门口的年轻人》

一名38岁的男子,因出现胸部不适在林州做心电图,显示结果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但他拒绝了当地医生住院的建议,自己从林州到了安阳地区医院,此时两个小时已经过去了,安阳地区医院也让他住院并立即做“急诊介入治疗”,医生都已在手术台做好准备,他却拒绝办理住院手续,也拒绝了医生给他的阿司匹林和波立维,一直拖到突发【室颤】,因抢救无效而身亡。

(内容来源: “文人医生”的微博)

事件二:《走着来看“胃病”,险些“躺着出去”》

张先生,48岁,近日胸前不时出现烧灼感,以为是胃病没放在心上。这天因又发生胸闷、上腹烧灼感1小时伴左臂麻木,于是在家人的催促下来到医院急诊科看病,检查结果发现,心电图有轻微改变,医生告知张先生做进一步检查并留院观察治疗,但张先生坚决要求开药回家。就在等待拿药的时候,张先生突然晕倒、面色青紫、全身抽搐,从椅子上跌到地上,医生立即对他进行急救,前后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张先生苏醒后随即被证实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内容来源: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柴枝楠的文章)

这两个事例带给我们的反思是深远的,也许两个主人公犯下的错误,还有千千万万的人依然在犯……如果事件一中的‘38岁男子’及时接受手术,也许现在依然是一个幸福的爸爸和丈夫,如果事件二中的‘张先生’并未及时接受心肺复苏急救,后果亦将是不堪设想。到底是什么样的死神来时如此静悄悄,却又残酷无情地夺去生命呢?

接下来请与我一起寻找答案。

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两个事件中出现了同一个关键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下壁心肌梗死.jpg

(如图中灰色区域所示)

由于下壁心肌梗死的位置靠下,发作时非常容易被认为是胃肠道疾病或其他病症,因此被称为“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因其临床表现极其复杂,心电图无病理性Q波出现,血清酶也并不十分典型,因此极易因人的疏忽而造成漏诊,具有极大的潜在性威胁。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

有以下症状”

1.无痛

没有类似心绞痛症状的心肌梗死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多在老年患者中见到。发病后无明显胸痛表现,仅表现为面色苍白、神智淡漠、食欲减退或恶心呕吐、血压下降。

2.腹痛经治疗后无缓解

多见于老年患者,感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反酸烧心等,如果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进食没有关系,而与劳累、情绪变化有关系,且平时没有真正的胃病史,这时应注意是否有【心梗】的可能。

3.肩痛并服用止痛药无效

由于肩部、胸骨部及左小指的疼痛都是经过1~5胸椎前的交感神经结和脊髓神经传入大脑的,所以大脑感觉中枢有时候分不清疼痛到底来自心脏还是别的地方,一般心梗患者除肩痛外还会伴有心前区的不适。另外,冠心病发作时疼痛的时间不长,在休息或者服用硝酸甘油后缓解,也没有活动受限,而肩周炎历时比较长,活动受限。

4.头痛

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当患者发生心梗时脑组织严重缺血、缺氧导致头痛,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所以当患者特别是中老年出现头痛时,且与劳累有关时,都应考虑到【心梗】的可能。

5.气短咳嗽

如果平时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突然出现心慌、胸闷、气短、咳嗽、咳痰、不能平卧的情况,也应考虑【心梗】的可能。

6.脑血管病

有些患者也会表现为突发头晕、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神志不清等类似脑血管病的症状,这些也可能是【心梗】的不典型表现。

7.其他病症的表现

患者也可能自诉有“咽喉痛”、“鼻痛”、“牙痛”、“颈痛”等等症状时,而且在疼痛部位找不到病灶时,都应想到是否与心脏有关。

同时还要提醒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通常是在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突发冠状动脉完全或大部分阻塞,心肌供血中断持续30分钟以上,即可引起心肌不可逆性坏死。因此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检查,时间万万耽误不得。

此外小编还想说两句,文章开头的两个男子,还犯了一个共同错误,就是不同程度地对医生不信任,既然到了医院,就请相信您的医生,毕竟他才是最了解患者病情的人,也不要让无知和偏见延误了病情的救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心内科有句名言:“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

与大家共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曾良帮
曾良帮 副主任医师
成飞医院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