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鲁生
主治医师
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五官科
腺样体那些事儿
8050人已读
对于“扁桃体”,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对于他的兄弟“腺样体”可能就有些陌生了。其实,我们说的“扁桃体”全名是叫腭扁桃体,“腺样体”全名叫咽扁桃体,他们和咽鼓管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腺样体出生后即存在,6-7岁时最为显著,10岁后逐渐萎缩,故腺样体疾病多发于儿童。
腺样体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呈倒扣的“橘子瓣”样。由于位置的特殊性。腺样体过于肥大容易引起许多症状。
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影响鼻腔的通气引流,容易引起鼻炎鼻窦炎,甚至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还可以引起睡眠打鼾,时间长了,甚至出现腺样体面容。
腺样体位于两侧咽隐窝之间,过于肥大,堵塞咽鼓管咽口,也就是中耳的内口,引发分泌性中耳炎、听力下降等。
腺样体肥大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一般在全麻下直视进行。随着技术的发展,术中基本不出血,术后不影响进食。
所以,儿童反复发作的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睡眠打鼾一定要检查下腺样体。
本文系杨鲁生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杨鲁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