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
什么是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75 岁以上老年人群中 AS的
发病率高达 4.6%。在西方发达国家,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发生率仅次于高血压和冠心病。主动脉瓣狭窄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瓣膜的钙化、增厚,从而导致瓣膜活动受限,心室收缩期有效的瓣口面积逐步减小。简单地说,就是保证心脏血液正常流动的“阀门”失灵了。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常表现为胸痛、气喘、晕厥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预后不良。严重症状出现后,两年后的生存率为50%,五年后仅为20%。
什么是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I手术)?
TAVI手术原理类似既往冠心病支架植入术,通常在大腿根部动脉开一个6 mm的切口,沿着动脉将压缩的人工心脏瓣膜输送到病变的主动脉瓣位置,通过机械挤压将原瓣膜挤向周围,替换病变的主动脉瓣膜。
既往重度主动脉瓣膜狭窄的患者只能通过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治疗。传统的外科手术创伤大、需要体外循环且手术风险高,1/3的病人没有得到救治。TAVI手术具有微创、恢复快、痛苦低、安全性高等优点,给不适合外科手术的高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2002年,Cribier在法国完成第一例TAVI;至今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超过20万例病人接受了TAVI手术。在欧美等技术成熟地区,TAVI 已成为常规治疗手段,适应症也从高危患者向中危患者推广,现已成为治疗重度 AS 的主要方法之一。
目前国内有十余家大医院开展了该项技术,多个国产主动脉瓣膜正在积极进行临床试验。
本文系王涟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王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