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建根
徐建根 副主任医师
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 儿科

手足口病10问10答

8578人已读

第一问:手足口病到底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全年均可发病,5-7月份为高发期。在幼托机构经常会发生聚集性病例或暴发流行。

第二问:怎样确定我的宝宝是不是得了手足口病?

当宝宝有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疱疹时就应该怀疑宝宝可能得了手足口病。部分宝宝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第三问:手足口病严重吗?

绝大多数病例为轻症病例,经过适当的治疗,在一周内可痊愈甚至可自愈。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

特别提醒

1.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宝妈都应该立刻带着宝宝去医院就诊,切不可轻视或拖延就诊时间。

2.即使宝妈们掌握了丰富的手足口病知识,也不要轻易自行判断宝宝疾病的轻重程度,一切应该由专业医师来诊断,以免延误病情,错过治疗时机。

以上2点,宝妈们要切记!切记!!切记!!!

第四问:哪些表现提示宝宝病情危重,必须引起宝妈的高度重视?

1.持续高热;

2.过度睡眠、容易惊醒、烦躁不安、肢体抖动、无力等;

3.频繁呕吐,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

4.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

5.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

第五问:宝宝是如何被传染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源通过粪便、疱疹液将病毒污染于玩具、食具、衣物、桌、椅、门把手和游戏设施上,健康宝宝用手接触后通过口腔感染。也可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

第六问:手足口病的疹子有哪些特点?

手足口病的疹子一般为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其主要特点有: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第七问: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应该隔离多久?

发病起2周或者症状消失后1周。如果在居家隔离期间,宝宝非要闹着去外面玩,宝妈可以带到没有小朋友的地方进行户外活动,既满足宝宝玩耍的需求,又能避免把病毒传染给别的孩子。但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哦!

第八问:手足口病有疫苗吗?

2016年3月22日,肠道病毒71型疫苗在北京市完成了首针接种。目前,该疫苗已经发往各地,北京、广西、云南等地已展开接种。

但需要注意的是:多种肠道病毒都可以引起手足口病,且不断变异,EV71病毒只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肠道病毒71型疫苗仅能预防EV71病毒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对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病不具有保护作用。

第九问:宝宝居家隔离期间,餐具、玩具如何消毒?

含氯(如8.4 消毒液)消毒剂、紫外线(如晒太阳)、高温(如煮沸)均有效。家庭中宜少用含氯消毒剂,因为其对皮肤刺激性较大,对织物有腐蚀作用。餐具、玩具如耐高温,尽量选择煮沸消毒法,不耐高温的可选择含氯消毒液浸泡或者擦拭消毒,但消毒后一定要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常用的75%的医用酒精对手足口病病毒没有杀伤力。

第十问:如何预防?(这个很关键!)

记住“15字口诀”: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太阳。

讲卫生,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大人及儿童均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后、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宝宝的玩具等其他日常用品要勤清洗。

吃熟食、喝开水: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勤通风: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避免宝宝接触患病儿童。

晒太阳:衣被要经常进行暴晒

本文系徐建根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徐建根
徐建根 副主任医师
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