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朋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典型病例

朋哥故事会二: 多发内分泌腺瘤的两大特点:组团+遗传。

发表者:李朋 人已读

叶奶奶一个月前无意中摸到自己颈部有一个包块,不痛不痒,所以没有太在意,但是心细儿女还是带她到医院检查了一下,没想到经过检查,确诊是甲状腺癌,啥也不说了,赶紧住院手术吧。

我查房见到叶奶奶,感觉她比较紧张,就安慰她:甲状腺癌恶性程度不高,一般不影响寿命的,做一下术前常规检查,然后做个手术,手术后常规吃药控制就可以啦。做了常规体检后没有发现其它特别的异常,但是总感觉哪里叶奶奶有点不对劲:第一、沉默寡言,问三句答一句,而且惜字如金;第二、走路腿一拐一拐的。问起原因,儿女解释我老妈这几年性格就这样子,腿脚不方便是风湿病,老毛病。

解释的原因合理,也没啥好怀疑的。但是凭借多年的直觉总感觉可能有点不对劲,没想到一语成谶,故事还在后头呢。

手术前常规检查出来了:血甲状旁腺素高出正常7倍,血钙高,血磷低。这就是典型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啊。又追问叶奶奶有没有肾结石,答复是肯定的,而且10年反复发作,体外碎石都做了好几次了。这下啥都明白了:血钙高引起反复肾结石精神改变,沉默寡言;骨钙丢失引起腿脚不方便。叶奶奶,您这病真的很典型,简直就是教科书啊。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定性了,但是要做手术还要知道病变位置啊。于是就祭出我们甲旁亢术前定位两大法宝:彩超+核素扫描。

结果一查,远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发现多个甲状旁腺病变。要知道原发性甲旁亢90%都是单侧单发病变,多个病变只占10%的比例,多个病变意味着手术难度比较大,而且还有一部分是多发内分泌腺瘤1型(英文是MEN1,有兴趣可以度娘一下)。

那就做了全身内分泌腺体大筛查吧:脑垂体,胰腺,肾上腺,胃肠道等等,一个都不能少。

结果一看,真是想啥来啥。胰腺上有个小瘤子,肾上腺有两个2—3cm的大瘤子。这下确诊多发内分泌腺瘤1型无疑了。于是又请了相关科室会诊,结论是胰腺上瘤子和肾上腺瘤子都没有功能,可以继续观察,先处理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毛病。

故事还没有完,因为多发内分泌腺瘤1型中的一部分是有遗传性的。于是又做了个遗传咨询。问叶奶奶的父母、兄弟姐妹、儿子女儿和孙子孙女有没有类似情况。答复是好像几个兄弟走路腿脚也有些不便,其他亲属倒是健康。于是就推荐叶奶奶有空去查个遗传基因检查,看看到底是不是遗传病。这是后话,眼前的事情要帮叶奶奶解决问题,做手术啊。

甲状腺癌我科一年做大几百例,甲旁亢我科一年做几十例,单纯那个病问题都不大,但是两个病同时发生就难度大了。正常甲状旁腺是依附在甲状腺上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甲状腺切走了,甲状旁腺就可能会缺血坏死。叶奶奶4个甲状旁腺都有问题,切多了长期低钙抽筋,比不做手术更痛苦,切少了,很快就会复发。

经过全科讨论,给叶奶奶制定了一个比较稳妥的手术方案:甲状旁腺切除3个半,保留半个。为了防止保留的半个不能存活,又额外再前臂种植了一些腺体备用。(甲状旁腺就像种子一样,种到身体其它地方照样能活,太神奇了)

手术很顺利,手术后复查叶奶奶的各项指标都恢复正常了。还有个意外收获:叶奶奶突然变开朗了,话也多了,见人就愉快地开着玩笑。真的很神奇。

个人感悟:1、少见病,罕见病虽然少,但也是有可能碰到的,一些疾病的复杂程度超乎想象;2、临床中发现病人的蛛丝马迹和细微异常非常重要;3、患者和家属足够的信任也给了我们医生很大信心。

本文是李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7-13